近年來,量子網際網路的開發是全球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它與現有網路非常相似,但安全性更強。其中,量子金鑰的研發是熱點之一。這項技術能保證通訊的絕對安全性——一旦有入侵者竊聽,金鑰狀態會立刻改變,通訊雙方馬上便會獲知。然而,在這種系統中,金鑰的量子態必須能夠測量,但其受環境條件的影響較大,實際可行性較低。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2月13日訊息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稱,他們在一條長達50千米的盤繞光纜中成功地傳輸了糾纏態的量子記憶。該成果是量子網際網路研究領域(糾纏粒子構建網路)的重大進展——糾纏粒子對環境高度敏感,並且壽命短暫。在這項最新研究中,該研究小組成功地在相距20千米的建築物之間,以及在實驗室中長達50千米的盤繞電纜上實現了量子記憶的糾纏效應。
第一個實驗的基礎是一小團處於量子態的原子雲:一方面,它充當了一種記憶狀態;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利用光子完成了輸入和輸出操作。為了進入記憶狀態,研究人員將光子強行置入光腔中,讓其能夠與原子雲中的原子產生相互作用。記憶狀態設定完畢後,原子雲就會發射出一個光子。光子在被極化後便能夠攜帶關於記憶集合狀態的資訊。如果希望防止光子在傳輸過程中的丟失,就需要將其波長轉換為光纜通訊中常用的波長。轉換完成後,量子記憶就已經做好通過光纜傳輸的準備了。實驗證明,這個過程的有效率大約為30%。第二個實驗涉及用光子創造出的兩個量子位元記憶,然後用50千米長的盤繞光纖來進行傳輸。
儘管這兩項實驗都不太可能直接促成量子網際網路的完成,但科學家們距離這個終極目標越來越近了。
期刊編號:0028-0836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2-quantum-memories-entangled-kilometer-cab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