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位載人航天員楊利偉在歷經20多個小時的載人航天飛行後,成功返回地面,隨著他輕輕跨出“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中國載人航天史也掀開了嶄新的篇章
歷史性的歸來
所謂萬事開頭難,一旦跨出這第一步,後面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從“神舟”六號到“神舟”十一號,一代代的航天員歷盡千難萬險,從一次次的選拔與淘汰中脫穎而出,最終圓夢太空。
不過對於外界來說,令人好奇的是,這群代表了航天精神的具象化個人,是如何煉成的呢?
從無到有——中國最初的航天員選拔過程
1995年10月,中國第一批航天員的選拔開始了。
最初的選拔階段借鑑了美國與蘇聯的經驗,前蘇聯第一批航天員都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的,加加林、季托夫都是優秀的殲擊機飛行員,而美國早期則是從空軍試飛員中選拔,他們對飛行時間要求很苛刻。於是,中國從空軍殲、強擊機飛行員抽調精兵強將,湊齊了數千人選拔首批預備航天員。而在這群精英飛行員中,僅僅是初選階段就要淘汰掉99%的人。
季托夫、赫魯曉夫和加加林
首先,這些人要滿足航天員的基本條件: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cm,體重55—70kg,年齡25—35歲,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飛行成績優良,無等級事故,無煙酒癮,最近3年體檢均為甲類……這些條件看似嚴苛,實則只是最基本的檔案挑選而已。
其次,還要進行系統體檢和住院臨床複查。而通過了這幾項的人,還需要進行一次終極選拔,即特檢。
航天員心肺功能測試
所謂特檢,就是專門對人員進行的與航天有關的特殊生理功能檢查。曾擔任航天系統負責人的吳川生曾說:“航天員都是‘天生’的。”這句話也充分表現了航天員與我們普通人的不同之處——他們都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備的航天生理功能,而這種功能通過後天的訓練也只能起到維持和提高的作用。
1997年4月,經過全國著名醫學專家反覆研究和挑選,建議錄取其中12人為預備航天員。而除了這12人之外,還有兩名赴俄羅斯訓練歸來的航天員教練員,也加入了中國首批航天員的隊伍。
吳傑(左一)李慶龍(右二)是中國最早的兩位航天員
1997年12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由14名預備航天員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員大隊成立。
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齊。這一天,也就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
在此之前,蘇聯在航天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第一枚火箭、第一顆衛星、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個金星探測器等都由蘇聯完成。當然他們對航天員的選拔標準十分嚴格,限定必須為的頂級飛行員,而且必須是現役軍人。
俄羅斯郵票上的載人離心機
最終蘇聯從3000多人中選出了20人作為首批航天員,與中國不同的是,他們所選拔出的航天員年齡普遍都很年輕,在20—30歲之間,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冒了很大的風險。
加加林航天員培訓中心的設施:
聯盟號訓練艙航天員訓練椅
而美國自1959年開始,選拔了7名宇航員。這些宇航員是從美國五大軍兵種中初選出的110人名單中進一步優選出來的。其中,有58人來自美國空軍,47人來自美國海軍,另有5人隸屬美國海軍陸戰隊,構成相對複雜。其標準為40歲以下、身高180釐米以下、體重82公斤以下、大學本科學歷、飛行小時數滿1500小時等等。
但不管是哪一國,選擇上天人才的時候都是嚴而又嚴的。
美國首個載人航天計劃—水星計劃的七名宇航員
精益求精——當今中國航天員的選拔
經歷了第一批航天員的選拔,中國已逐漸積累了經驗,第二批航天員共計7人,有兩名是女性。他們的年齡普遍在30歲左右,比第一批要低了近10歲。如果說第一批航天員要有著很深的資歷,那麼第二批航天員便是勝在年輕。
中國的兩位美女航天員:
王亞平(左)和劉洋(右)
時至今日,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早已步入世界領先的行列,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也在穩步推進中。
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的範圍將會擴大,航天員的選拔標準也不斷放寬,不僅要從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也要從工程技術和科研人員中選出擔當航天飛行工程師的職責。
新時代賦予他們的新的任務,他們要學習空間站方面的新知識,理論內容多、難度大、複雜度高,每一名航天員都必須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
對新一代航天員的選拔要求仍然嚴格,基本內容包括體質鍛鍊、理論知識教育、心理訓練、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訓練、航天器技術訓練、航天醫學工程技術訓練、空間科學及應用知識和技術訓練、生存以及綜合訓練八大類。
神舟六號參訓航天員進行首次微重力生理適應性測試
此外,還要求航天員加強跟空間站相關的專業技術、醫學等各個方面理論學習和操作技能的訓練。“藝多不壓身,N項全能王”,正是對中國航天員的寫照
我們可以從其中的幾個基本的專案中粗略感受一下他們所面臨的種種考驗。
第一項:載人離心機訓練,幫助航天員練習對抗飛船起飛和返回時產生的超重力。訓練過程中,訓練者在離心機上高速旋轉,訓練胸背向、頭盆向的各種超重耐力,航天員所要承受的標準值為8G,即8倍於自身正常重力,身體不夠強壯者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載人離心機訓練
第二項:前庭功能訓練。訓練者在旋轉座椅上旋轉15分鐘。由於人在太空中很容易出現前庭功能紊亂導致的噁心、嘔吐、出汗、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這個訓練的目的是幫助航天員適應這種極端的環境,避免在太空中出現這些症狀。
第三項:模擬失重訓練。此項訓練採取的方法是用失重水槽模擬失重環境,將航天器置於失重水槽中,利用水的浮力來模擬太空失重的狀態,並讓航天員來進行反覆出艙和艙外活動的訓練。
此外,還有許多項其他的基礎訓練,此處就不再一一贅述。總的來說就是,航天員真正是一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職業。
腳步永不停息——
航天員未來的任務與面臨的考驗
隨著當今世界的航空航天領域進入了空間站時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工程也已經全面展開。如果說中國最初的載人航天事業是為了圓我們的一個飛天夢,是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的象徵,那麼未來就是開發太空資源,建立立體優勢,從宇宙中獲取真正的寶藏的階段了,而要達成這個效果,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建設太空站。
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
“天宮一號”
未來空間站任務包括長期在軌駐留、常態化出艙活動、空間站在軌組裝及維修、大量的科學試驗等。這對我們的航天員來說是全新的挑戰,也對航天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全體航天員已開展空間站技術、機械臂技術、出艙活動技術和醫學等相關理論的學習,並進行了相關的訓練。
禮炮七號蘇聯工作最久的空間站
不管是第幾代的航天員,在太空中都要面臨同樣的壓力。而在進入太空站時代以後,航天員在太空中的滯留時間都大大增長,這些壓力會成倍增加。
比如失重的環境就會給航天員帶來各方各面的困難。飛船進入軌道後,人的體液和血液從下肢向頭部湧,會感到頭部發漲、眼壓增大,這種感覺類似地面倒立,需要專門的訓練才能耐受。
人類的太空技術還不夠成熟,航天員還會經常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險況。
比如神舟五號飛船起飛時,產生了嚴重的共振,好在最後有驚無險,讓所有人都長舒一口氣。但對於坐在艙內的楊利偉回憶“神舟”五號飛船起飛時刻的驚險瞬間:“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另外,飛船返回時,右側的舷窗出現裂紋讓他非常緊張,就連麥克風上的稜角這樣小小的細節都有可能釀成意外。正是通過不斷訓練積累的豐富經驗與臨危不亂的堅強意志,讓他克服了這些困難,最終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壯舉。
這就是我們可愛又可敬的航天員,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推動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而對他們的付出最好的回報,我想應該是他們離開地球時那不經意的回首,遠處那顆晶瑩剔透的湛藍色球體與茫茫無垠的宇宙繪成了這世上最美的畫卷。
小時候,當被問起長大後想要做什麼,好多人的回答都是想成為一個航天員;長大後,我們才發現,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不切實際,以至於我們還沒努力過便早已望而卻步,也許只能是兒時一場美好的幻夢,可望而不可及。
然而,總是有那麼一些人,從未放棄過追尋理想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