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使用一組太空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觀測了名為DQ Tau的前主序列(PMS)雙星,在這個雙星系統中發現了可變性現象,包括高能恆星耀斑,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研究表明,這顆恆星似乎與星周環境有很強的聯絡,這才導致了在廣泛波長和時間尺度上觀察到的可變性。
例如,這種行為可能是由恆星耀斑、可變吸積以及由熱或冷恆星斑點引起的旋轉調製引起。DQ Tau位於大約640光年之外,是一顆低品質的PMS光譜雙星,由兩顆品質幾乎相同的恆星組成,每顆恆星的品質都在0.6倍太陽品質左右。
該雙星系統的週期約為15.8天,雙星之間的間隔約為0.13AU。之前的觀測表明,DQ Tau有一個環繞雙星的原行星盤,氣體和塵埃都從這個盤上吸積到兩顆恆星上。由於脈衝吸積,雙星表現出準週期的光學可變性。
由於磁和動態電子的結合,雙星表現出毫米級fl和更高的X射線活度。匈牙利布達佩斯康科利天文臺安格尼斯·科斯帕爾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分析了DQ Tau的光曲線,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該系統觀測到的可變性。分析資料主要由NASA重新調整用途的開普勒任務(K2)、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和地面天文臺提供。
到目前為止,開普勒k2已經為許多年輕恆星提供了高精度的光度測量,幫助科學家尋找年輕的恆星可變性。研究分析了開普勒K2、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地面設施獲得的DQ Tau光曲線。總體而言,DQTau監測活動揭示了恆星黑子和高能恆星fl區的旋轉調製等變率現象。觀測還記錄了星體周圍的亮化事件,這是由於暫時性的星周遮蔽,而增加的吸積和短暫下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資料顯示有三個恆星黑點比恆星光球層溫度低400K,總共覆蓋了大約50%的恆星表面。
來自K2任務的資料顯示出大約3.017天的強週期,這與恆星的自轉週期一致。此外,觀測發現了40個隨機發生的短暫耀斑狀變亮事件,持續時間在100到200分鐘之間。在fl區中釋放的能量被測得在0.44%到120%之間,這對於年輕小品質恆星來說是典型的。結果表明:這些事件是發生在恆星表面上方的單星fl事件,而不是發生在兩顆伴星之間的事件。
在DQ Tau還發現了圍繞星體聚集的複雜亮化事件,研究人員假設它們是由吸積率增加引起。這可以用脈衝吸積來解釋:在每一次極點通過時,恆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擾動了環繞雙星圓盤內緣,並從圓盤中拉出一些物質,最終落在雙星成分上。研究還發現,DQ Tau在其光曲線上顯示出0.1mag以下的短傾角。這一行為類似於在許多低品質年輕恆星中觀察到的所謂“北斗現象”,這種凹陷可能是由盤內邊緣揚起的灰塵物質引起。
參考期刊《arXiv》
Cite: arXiv:2002.0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