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有關創世的問題,一向是留給神去解決的。宇宙起源於何處?終點又在哪裡?生命如何產生?人類又是怎樣出現的?
對於這些問題,憑著人類在短暫的生命中獲得的常識,實在是很難想明白的。不過,我們可以從科學上尋求一些佐證。目前,關於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種解釋被稱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模型這個說法可以提供給我們令人信服的理由。
大爆炸理論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進行補充和發展,但一直寂寞無聞。直到50年代,人們才開始廣泛注意這個理論,不過也是覺得它好玩而已,並不十分相信。人們更願意認為宇宙是穩定的、永恆的。
大爆炸理論認為,在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大約150億年前,在這四大皆空的“無”中,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時空在這一時刻開始,物質和能量也由此誕生。
剛剛誕生的宇宙是熾熱、緻密的,隨著宇宙的迅速膨脹,其溫度急劇下降。最初的一秒鐘過後,宇宙的溫度降到100億度,這時的宇宙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形成的一鍋基本粒子湯。隨著這鍋湯繼續變冷,核反應開始發生,生成各種元素。這些物質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來越大的物質塊,並逐漸演化成星系、恆星和行星,在個別天體上還出現了生命現象。然後能夠認識宇宙的人類便誕生了。當然,這些演化變遷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大爆炸模型預言,宇宙應當由大約25%的氦和75%的氫組成,這與天文測量結果極為吻合。最初3分鐘裡形成的氦與氫,構成了宇宙中99%以上的物質。形成行星和生命的豐富多彩的重元素,佔宇宙總品質的不到1%,它們大部分是在恆星內部形成的。
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學上有強大的說服力,我們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個開始,也將有一個終結。它產生於“無”,也終將回歸於“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