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海洋最深處有11034米。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裡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馬裡亞納海溝是板塊俯衝地帶,海底地質運動非常活躍。
馬裡亞納海溝形成原因:
一般認為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塊岩石密度大,便俯衝插入大陸板塊之下,板塊進入地幔後逐漸熔化而消失。在發生碰撞的地方會形成海溝,在靠近大陸一側常形成島弧、弧後盆地和海岸山脈。這些地方都是地質活動強烈的區域,常出現火山爆發和地震。
那麼在海洋深處到底有什麼神祕的生物呢?
地球的半徑是6400公里,深海100000米快到地心了!深海龍魚棲息深度:深及5,000英尺(1,524米),和深海鮟鱇一樣,它有一個大頭,並以大量又長又尖的獠牙武裝,和深海鮟鱇同樣相似的是它也有一個發光器釣餌,區別只是它的發光器不是長在頭背,而是長在下頜。
黑巨口魚屬於巨口魚目。儘管這種魚不大,但它是一種凶惡的捕食者。
和深海鮟鱇一樣,它有一個大頭,並以大量又長又尖的獠牙武裝,和深海鮟鱇同樣相似的是它也有一個發光器釣餌,區別只是它的發光器不是長在頭背,而是長在下頜。
角高體金眼鯛,英文名:Fangtooth(尖牙)或者Ogrefish(食人魔魚)拉丁名:Anoplogaster
大小:大約6英寸(15.2釐米)
棲息範圍:熱帶和溫帶海洋
棲息深度:深及16,000英尺(4,877米)
這種英文名簡潔易憶的魚類卻有個羅裡羅嗦的中文名字——角高體金眼鯛。
這種魚屬於金眼鯛目,樣子看起來深具威脅性,它們的大牙也給了它“尖牙”這個名字,而可怕的外表則讓它得到“食人魔魚”這樣恐怖的英文名字。
尖牙棲息在大洋中特別深的地方,儘管它們最常棲息的地方是500-2000米,但深到5000米處的深淵帶中部都是它們恐怖的家,此處的水壓大得可怕,而溫度又接近冰點。這裡食物缺乏,所以這些魚見到什麼就吃什麼,
鮟鱇魚俗稱結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佈,種類多樣:大者可達1—1.5米。中國只有兩種,—種叫黃鮟鱇,另一種是黑鮟鱇。前者下頜齒多 2行。口內白色,臂鰭條 8~11根;後者下頜齒多 3行,口內有黑白圓形斑紋,臂鰭條6~7根。黃鮟鱇分佈於黃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鮟鱇多見於東海和南海。
寬咽魚
英文名:Gulper Eel(吞噬鰻)或者Umbrellamouth Gulper(傘嘴吞噬者)
大小:一種可以長到6英尺(1.8米),另外一種只能長到30英寸(75釐米)
棲息範圍:世界性
棲息深度:最深至5,000-6,000英尺(1,524-1,829米)
這種異形怪魚屬於囊鰓鰻目、寬咽魚科。
這種典型的深海魚是大洋深處樣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大嘴,這種鰻魚沒有可以活動的上頜,而巨大的下頜鬆鬆垮垮地連在頭部,從來不合嘴,當它張大嘴後,可以很輕鬆地吞下比它還大的動物,由此它在西方得到“傘嘴吞噬者”的名稱,而在中文中被叫做“寬咽魚”。被吞的獵物就如同被鵜鶘吞進的魚一樣被放到下頜的袋子裡,所以在西方也有人叫它鵜鶘鰻。這種鰻魚沒有肋骨,它的胃伸縮性非常大,可以撐大放下獵物。不過不要因此誤會它以吃大動物為主,其實它最主要的食品還是緩慢遊動的小魚小蝦等,吃大餐的時候還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