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的鉑族礦物和含鉑族元素的礦物已超過80種,加上變種和未定名礦物已達200個。在自然界中,鉑族金屬主國呈自然元素、自然合金、銻化物、硫化物、硫砷化物和鉍碲化物的單獨礦物存在,部分呈類質同像存在於硫化物,如黃銅礦、鎳黃鐵礦、紫硫鎳(鐵)礦等中。
存量
銥是地球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平均品質比例只有百萬分之0.001。金的丰度是它的40倍,鉑是它的10倍,而銀和汞都是它的80倍。相比之下,銥在隕石裡的含量則高很多,一般在百萬分之0.5以上。科學家相信,銥在整個地球的含量比在地殼中的含量高很多,但由於它密度高,而且具親鐵性,所以在地球仍處於熔融狀態時,就已沉到地球的核心了。
銥在自然中以純金屬或合金的形態出現,尤其是各種比例的銥﹣鋨合金。鎳和銅礦藏中含有鉑系金屬的硫化物(如(Pt,Pd)S)、碲化物(如PtBiTe)、銻化物(PdSb)和砷化物(如PtAs2)。這些化合物中的鉑會被少量的銥和鋨元素取代。與其他鉑系元素一樣,銥可以形成自然鎳合金及銅合金。
地殼中有三種地質結構的銥含量最高:火成岩、撞擊坑以及前二者演化而成的地質結構。最大的已知礦藏有南非的布什維爾德火成雜巖體、俄羅斯的諾里爾斯克及加拿大的索德柏立盆地等。美國有較小的鋨礦藏。銥也出現在次生礦藏中,與沖積層礦藏中的鉑以及其他鉑系元素結合。前哥倫布時期哥倫比亞喬科省居民所用的沖積層礦藏至今仍是鉑系元素的一大來源。截至2003年,並沒有資料記錄全球銥儲藏量。
白堊紀﹣第三紀界線
主條目: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6600萬年前形成的K-E界線記錄了從白堊紀到古近紀的轉折點,此地層的黏土的銥含量異常高。路易斯·阿爾瓦雷茨為首的研究團隊在1980年提出假說,指這一地層中的銥是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時帶來的。這一理論稱為阿爾瓦雷茨假說,目前被公認為恐龍滅絕的最佳解釋。後來人們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島地底發現了約6600萬年前形成的大型撞擊坑,即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很可能就是阿爾瓦雷茨假說中那顆隕石的撞擊地點。杜威·麥克林(Dewey M. McLean)等人則認為是火山活動把銥帶到地球表面的,因為地球深處存在更多的銥元素,而且許多火山至今仍在放出銥,如留尼汪島上的富爾奈斯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