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2月19日報道,當地時間18日晚7時18分南韓自主研發的環境衛星千里眼2B號在南美洲法屬蓋亞那宇航中心發射升空,而該衛星在發射2分鐘後已經確認正式進入到近地點251千米,遠地35822千米的橢圓形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隨後在發射40分鐘後,正式確認和澳洲的一處跟蹤站進行了首次通訊,通訊結果隨後被南韓所公佈,屆時,世界目光轉向了亞洲。

據了解,作為南韓主要的氣象衛星,南韓千里眼2B號負責於收集東亞地區霧霾和赤潮等環境和海洋資料,總共有5家南韓與法國,美國企業參與,這顆衛星早在1月份便已經被南韓航空宇宙研究院提上了預發射路程,而在1月6日,正式抵達了蓋亞那宇航中心。並於2月19日完成了發射的所有工作。

對於千里眼2B號的期望,早在2019年,韓方媒體就給予十分期待,2019年,韓方媒體總結了千里眼2B的主要特點,首先要比千里眼2A號的載荷解析度更大,這也是千里眼2B號超越2A號的一個主要方面,作為氣象衛星,載荷解析度決定了它是否能夠清晰地分析當前當地的氣象變化與動態,而千里眼2B號在這方面可謂是目前的一線水平。

除了載荷解析度高外,南韓千里眼2B號在收集資料上也是超越了千里眼1號和千里眼2A號的,千里眼1號在收集資料上僅僅只有13種,千里眼2B號則達到了26種,這將有利於人們了解氣象動態,以免出現颱風突襲而不自知的情況。

除了這兩大主要優點外,千里眼2B號的第三大優點是有南韓部分自研,除了美國和法國給予一定的指揮和進口資料外,其零件以及相關物品都是由南韓方面負責。從這一層面來看,南韓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衛星製作技術。

另外,此次發射的除了南韓的環境衛星外,還有一枚日本的JCAT17號通訊衛星。有輿論認為,南韓此次的環境衛星發射將會取代部分東亞環境衛星,成為全球主要的環境觀測工具。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火星與木星之間也存在一顆“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