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類歷史長河上許多人都為此付出代價,但無論如何死亡都是生命的終點,對一個物種而言也一樣,最終走向滅絕!
據估計,地球上曾經出現的物種99.99%都已經滅絕了,所有現存的物種,包括人類在內,都將在某一時刻滅絕。
而在地球歷史上的某些時刻物種的滅絕率很高,例如,在過去的5億年,地球至少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當時地球上超過四分之三的生物在短時間內滅絕。
現在,人類活動正在影響全球的生態,我們可能已經在親身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滅絕的速度在不同的物種之間隨著時間的演變明顯不同,因此,顯然不是所有物種都同樣容易滅絕的。
但是,是什麼讓一個物種更容易滅絕呢?或者說另外一些物種更不容易滅絕呢?
科學家們在記錄物種滅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還是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哪些物種更容易滅絕?從現代滅絕的或瀕臨滅絕的物種中,我們可以發現種群數量是決定物種是否更容易滅絕的決定性因素。
當一個物種的個體數量很少時,這會導致遺傳多樣性的減少,也就是說它們應對隨機環境變化的能力就相對較弱。
如果一個物種的剩餘數量足夠少,一場森林火災,一場乾旱,甚至性別比例的隨機變化都可能最終導致該物種滅絕。
雖然人類活動導致許多物種滅絕,例如,巴巴里獅、袋狼或渡渡鳥等等,但絕大多數滅絕發生在人類出現前。
古生物學家們像偵探一樣,他們通過化石樣本採集滅絕資料,到目前為止,對滅絕事件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
氣溫變化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地球歷史上,幾乎每一次全球氣溫的大幅上升或下降都導致了許多不同生物的滅絕。
圖為:大象比螞蟻更容易滅絕
所以物種選擇生存的地方就很重要了,地球上有些地方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相對較弱,比如南北極變暖情況是其它地方的兩倍。
然後是這個物種佔據的地理區域大小,很明顯分佈廣泛的物種,它們滅絕的可能性比那些佔據一小塊區域或棲息地單一的物種要小的多。
還有一些隨機事件會導致物種滅絕,例如,那顆導致白堊紀末期75%的生命滅絕的隕石,直面隕石的生物絕對沒有生存的機會。
從這些隨機事件可以看出,一個“幸運”的物種比那些“適者生存”的物種更能代表地球生命的歷史。
圖為:因為人類滅絕的袋狼
“懶惰者”更不易滅絕除了上面那些顯而易見的物種滅絕因素,還有一個生理方面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一個物種的代謝率。
代謝率被定義為該物種個體能量吸收和分配的平均速率,古生物學家研究了化石和活軟體動物的代謝率,發現新陳代謝率高的軟體動物比新陳代謝率低的更容易滅絕。
上文提到了“適者生存者”不如那些“幸運兒”,但通過軟體動物的例子,可能越懶惰的物種越不易滅絕。
在哺乳動物和果蠅中,代謝率越高則個體的死亡率就越高,因此代謝可能在多個生物學水平上對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由於代謝率與一系列生物特徵相關,包括生長速度、成熟時間、壽命和種群規模等等,所以這些特徵的任何一種可能都對一個物種的滅絕有一定影響。
更多的是未知的因素儘管科學家們對物種滅絕的驅動因素已經了解了很多,但我們知道的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甚至有些我們永遠沒法知道。
有一個生態學名詞:背景滅絕,定義為沒有人類活動而產生的環境變化時,物種的自然滅絕。
也就是說,不管怎麼樣,都會有許多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滅絕,即使在環境沒有多大變化的情況下。
背景滅絕比率的波動幅度究竟有多大,或者有多小,人們還不是很清楚,但總的來說,大多數物種的滅絕可能都屬於這一類。
另外,生物群體變化如何影響物種滅絕的呢?例如,一個物種的滅絕可能發生在捕食者或競爭對手數量增加的時候,或者關鍵的獵物滅絕的時候。
圖為:樹懶表示也要保護
然而,化石記錄很難捕捉到這類資訊,科學家現在還很難確定這種種群變化對物種滅絕有多大影響。
地球生命史上究竟有多少物種已經滅絕了呢?這可能永遠是個迷,我們對過去的生物多樣性知之甚少,甚至現在的也還沒有研究透徹,更不用說這些種群的滅絕模式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任何一個物種滅絕的脆弱性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生物群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也不同。
最後由於人類活動或其他相關的環境變化,哪些物種更容易滅絕,很難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研究範圍很有限。
雖然全球氣候變化導致了許多生物滅絕,但同樣也導致了一些新物種的出現。
不過,目前物種滅絕速度確實遠遠超過了背景滅絕水平,而且很可能已經是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
我們需要儘快了解一個物種(包括我們自己)為什麼容易滅絕,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