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氧是僅次於氫和氦的,丰度第三高的元素。探測宇宙中的氧氣對我們理解天體生命學和星際物質演化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直以來都是射電天文學的一大課題。令人困惑的是,探測資料表明,氧氣分子在星際空間似乎相當稀缺,含量遠低於預期。
現在,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一項研究取得新突破——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
這些氧氣分子發現於5.6億光年外的星系馬卡良231(Markarian 231)中。馬卡良231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類星體,中心存在一個活躍的超大品質黑洞,因此星系核顯得異常明亮。更有甚者,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馬卡良231中心可能存在兩個緊密相互環繞的超大品質黑洞。
據介紹,上述新研究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王均智領銜。研究小組利用西班牙IRAM3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等裝置對馬卡良231展開深入觀測,驚喜地捕捉到氧氣的光譜特徵。王均智表示:“這是人類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
在此之前,天文學家曾在銀河系中的獵戶星雲內發現氧氣分子。有一種猜想認為,星際空間之所以稀缺氧氣,是因為氧元素與氫元素結合成水分子,並以水冰的形式鎖定在塵埃顆粒上,而獵戶星雲是活躍的恆星形成區,來自年輕恆星的強烈輻射使水冰分解,釋放出氧氣。
最新的探測資料表明,馬卡良231外側區域的氧氣丰度高達獵戶星雲的100倍,意味著馬卡良231中可能經歷了更為劇烈的水冰分解過程。這一切符合天文學家的預期,可能與馬卡良231中心超大品質黑洞的爆發有關——受到來自星系中心噴流的不斷衝擊,散佈在星系盤中的塵埃氣體雲裡的水分子發生分解,釋放出大量氧氣。
另外,這些氧氣的釋放有助於塵埃氣體雲冷卻,進而使其更容易發生坍縮生成恆星,這可能正是馬卡良231成為星爆星系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已經將相關發現釋出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https://www.sciencealert.com/for-the-first-time-molecular-oxygen-has-been-found-in-another-galaxy
相關內容
- 人類首次黑洞碰撞是哪年?
- 人類發現的星系或天文奇觀動不動就距離地球幾千萬光年,距離是怎麼測算出的,靠譜嗎?
- 《星際穿越》裡,可以穿越黑洞到達另一個星系,現實中到底是不是這樣子的?
- 黑洞如果在一星系中出現或者產生會吞噬一整個星系嗎?
- 《三體》中,二向箔擴張遇到由黑洞組成的星系“長城”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誰吞誰?
- 有種假設:當N年後黑洞吞噬了所有星系,所有黑洞互相融合,會不會再次出現宇宙大爆炸?
- 每個星系中心都有一個黑洞,所有的星系會不會也是繞著一個巨大黑洞旋轉呢?
- 怎樣推測星系中央是有兩個大質量黑洞而不是一個?
- 大型星系中心都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那一些小型的不規則星系中心也會有這樣的黑洞嗎?
- 在黑洞視界的邊緣,是否可以透過一根足夠強度和韌性的繩子把人或物體從視界內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