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表明,微重力環境會對大腦產生持續數個月的的影響。
太空探索將改變人類社會,但科學家們開始發現,它同樣會以某種方式改變人體。在週一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表示在微重力環境下人體發生的改變可能在返回地球后仍然持續數月之久,特別是大腦中所發生的變化。
這項研究是由安特衛普大學的醫學科學博士後安吉莉可·範·歐姆伯格博士主持的。該研究展示了航天飛行如何改變大腦腦室(大腦中允許腦脊液流動的空腔)中的液體流動,填補了先前研究的空白。
範·歐姆伯格博士發現,由於微重力對大腦液體存在向上推動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十一名宇航員的大腦中三個腦室出現了輕度擴張,在169天的時間裡他們大腦中的空腔平均擴張了11.6%。在這些宇航員返回地球之後,他們腦中擴張的血管開始緩慢地收縮回正常大小。在返回地球七個月之後,這些血管仍然比在航天之前擴張了6.4%。
圖解:不同時間點宇航員的腦室變化,圖B中的2區為腦室。圖A和D是太空航行前的大腦狀態;圖B和E為太空航行後(平均返回地球后9天)的大腦狀態,可以看到腦室發生擴張;圖C和F是平均在返回地球后7個月的大腦變化,腦室逐漸恢復正常化。圖源:PNAS
範·歐姆伯格博士表示,這種補償機制可能存在兩種潛在的後果,但需要更多的相關研究支援這種假設。“據我所知,雙胞胎研究中科學家們檢測了宇航員的認知能力,但是沒有進行具體的神經系統研究。”,範·歐姆伯格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資料與NASA的雙胞胎研究是相當互補的。”
馬克·凱利和斯科特·凱利,美國宇航局雙胞胎實驗中的雙胞胎
長時間處於微重力環境下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容易被察覺的。當NASA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后,科學家們對他的基因、血液和細胞做了大量的研究。從結果上看,他似乎並無異常,此次航行也沒有對他的身體造成太多持續性的影響。
範·歐姆伯格博士告訴我們,她的這一結果為先前檢測長期航天對人體所造成的影響的相關研究增添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例如,NASA在四月份釋出的在斯科特·凱利和馬克·凱利身上進行的雙胞胎研究沒有對大腦的解剖學變化進行評估,而這項新研究則擴充套件了包括NASA雙胞胎研究在內的許多研究的內容。
腦室擴張有何副作用?
- 這些解剖學上的變化可能會對人體的行為產生影響,但範·歐姆伯格博士的論文中並未闡明有哪些影響;
- 另一方面,這可能與一種名為航天神經眼綜合徵(SANS)的眼部症狀有關。這種症狀在NASA的雷達上存在多年,根據NASA的人類研究路線圖,這是人類在深空中居住的一個重要障礙。“所有宇航員在航天飛行後都會發生視力損傷。”
據2017年NASA的報告顯示,SANS表現為輕度的視力損傷,它已經影響了37.5%至51%登上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宇航員。先前的研究提出,腦液的變化可能在SANS發展的過程中起作用。它可能改變眼壓,並因此導致視力的微小變化。
範·歐姆伯格博士的研究測試腦液的變化與SANS是以何種方式關聯的,但她表示她的研究發現,左眼視力惡化與大腦腦室擴張之間存在一種微弱的關聯關係。這種關係雖然較弱,但卻在她的研究中隨處可見。
每次有宇航員從太空返回地球,我們就會更多地了解到,未來的人們在太空中生活會是什麼樣子。這項研究雖然不足以解決SANS或是太空航行對人體造成的其它生理影響,但它確實是緊接在NASA雙胞胎研究之後又邁出的新的一步。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Emma Betuel-卓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