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核試驗,偶然製造出地球上本不存在的第99號元素,但也是十分危險的一種元素。元素週期表目前有118種元素寫在上面,然而被我們發現或者人為製造出來的有109種。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根據元素原子中,核外電子層數以及最外層電子數的數量大小的規律將元素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元素週期表上。在1869年門捷列夫發現這個原子規律併發明出元素週期表後,甚至預測了當時並沒有被發現的三種元素。而元素週期表在過了95號之後幾乎就是人造元素,也就是在自然界不會存在。
元素週期表
但第99號元素卻格外著名,因為這是在一次核實驗結束後被製造出來的物質。1952年,在距離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已經過去了7年,美國在看到蘇聯提前研製成功並實驗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之後開始自己威力更大核武器的研製計劃,並開始了氫彈的研究。
核爆炸
1952年11月1日,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環礁上成功試爆了世界上第一枚氫彈。這枚氫彈的爆炸產生的威力甚至幾百倍於扔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初級原子彈,其TNT當量達到了1000萬噸,。它被放置在島上的一座專門製作的幾百米高的鋼架上,爆炸後整座小島在巨大轟鳴和火光中沉入太平洋的海底。這個震驚世界的氫彈不但有著恐怖的威力,還製造出了一種地球上本不存在的物質。
馬紹爾群島氫彈
這次實驗結束後,科學家在收集到的核試驗殘骸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物質,為紀念愛因斯坦起名為鑀(Einsteinium),這種物質具有高放射性,半衰期只有20天,也就是這種物質在不斷的輻射粒子和射線,沒過20天就會因為放射而變成另一種元素。當研究這種物質時必須要時刻穿戴著防護裝置。直到1961科研人員才能在實驗室人工合成這種物質,但由於其衰變速度太快對其的研究很困難,因為它會很快變成另一個同位素元素。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樣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不會存在,只有在高能物理實驗中被少量發現。
發光的鑀
這種元素除了極強的放射性外還有極高的毒性。如果不小心進食了鑀後雖然只有大約0.01%的進食的鑀進入了血液,但進入血液的鑀中會有高達65%進入骨骼,並恐怖的存留大約50年而無法被代謝排除;還有25%進入了肺部,留存約為20年。另外0.035%進入了睪丸或0.01%進入卵巢,並永久存留。之後鑀會在在骨骼表面均勻分佈留存。
危險的輻射
人類已經可以人工製造出大自然本不存在的物質,這種物質一般都是具有高放射高毒性的,雖然在和自然抵抗,但這也是我們瞭解和認識自然的一個過程。也許我們會被這種物質傷害,因為人是一種會犯錯誤的動物,不然也不會有如今的社會發展進步,但錯誤一旦太大或許整個人類都會受到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