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早在 17 世紀,人類對微生物的相關研究就正式展開。2007 年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起了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相關企業也隨之興起。直到現在,人類微生物群落仍被認為是一個相對現代的研究領域。

“腸道是含有微生物物種數量最多、功能最全面的微生態群落器官。而我們人類的健康是由我們自身基因和腸道微生物組綜合決定的。” 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深深影響著人類健康,這引起了譚驗的注意。

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2020 年中國區榜單入選者譚驗

2015 年,譚驗在麻省理工學院 - 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完成了生物資訊博士研究工作,回國後在峰瑞資本任早期專案負責人,側重於生命科學、大資料方向領域的投資。奔湧而來的基因測序浪潮讓譚驗關注到測序領域。

“我在波士頓做科研時,有一部分工作就是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及相關資料的處理。我看到國內市場上更多的是基因測序,但在微生態領域的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測序、資料處理及製藥方面沒有一家系統性的公司,所以我就在 2017 年創辦了未知君。” 譚驗說起建立未知君的契機。

“我們搭建了世界領先的生物資訊分析平臺和國際一流的轉化與生產平臺,結合人工智慧和腸道微生態技術,打通了從‘資料’到‘藥物’的轉化鏈路。我們希望透過調節人類腸道微生態,為一些慢性疾病尋找更好的治療方式或為難治型疾病提供一種治療方案。” 譚驗表示。

國內首家專注於腸道微生態治療的 AI 製藥公司

作為國內首家專注於腸道微生態治療的 AI 製藥公司,未知君希望透過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配方菌等微生物治療方式,實現腸道及其他系統性疾病的緩解或治療。

“人類疾病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腸道微生物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我們希望透過現有的大資料、人工智慧及多組學手段篩選並培養腸道所需微生物,透過調節腸道微生物這個複雜的系統去治療疾病。” 譚驗清晰地解釋了未知君正在做的研究和業務。

“糞菌移植”(FMT)指的是將健康人腸道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FMT 屬於菌群移植技術中的一種。目前,譚驗帶領未知君已研發出 FMT 全菌 / 配方菌膠囊。

在被問及研發 FMT 全菌 / 配方菌膠囊時遇到的主要挑戰是什麼時,譚驗坦言有兩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藥物的設計及篩選。相比較已經有成熟的設計和篩選體系的小分子藥、大分子藥,微生物類藥物只是剛剛興起,並沒有什麼體系可以依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能自己摸索,不斷嘗試。第二個挑戰是如何與醫院一起做臨床試驗並更多、更有效地收集資料。作為一家創業公司,與醫院合作臨床試驗是不容易的,如何收集資料也需要思考很多。微生物製藥在國內才剛剛起步,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摸索、改進,儘可能的做好。”

目前,未知君已與國內多家知名醫療機構開展了腸道微生態臨床研究合作。2018 年初,譚驗帶領未知君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沈琳副院長合作,開展了腸道微生態與抗 PD-1/ PD-L1 治療在腫瘤患者中療效關係的相關性研究。

“這個專案最早是從收集樣本開始的,現已積累了近 3,000 份樣本。透過對癌症病人接受抗 PD-1/PD-L1 治療前和過程中的腸道微生物測序,找到患者體內影響其對抗 PD-1/PD-L1 藥物應答反應的腸道菌群差異,進而探索其中的相關性。這個專案我們獲得了很好的成果,緊接著我們又開展了第二個合作專案 —— 腸道菌群移植提高腫瘤患者 PD-1/PD-L1 療效的臨床研究,先對抗 PD-1/ PD-L1 藥物非應答的患者進行腸道菌群移植,之後再進行抗 PD-1/ PD-L1 藥物治療。目前我們這個試驗仍在進行中,可以得到的是我們的腸道菌群移植藥物安全性非常好,即使在腫瘤病人身上也未見不良事件。試驗結束後,我們會進一步公佈結果。”

除了對腫瘤免疫研究外,未知君對自身免疫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方面也有佈局。

“我們針對的這三大領域本身就與腸道菌群功能相關。我們發現腸道菌群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很大的關係,在腸 — 腦軸的研究中也發現神經系統疾病與腸道菌群有關。從我們的業務佈局來看,我們會將重點放在免疫系統方面,因為這涉及到技術管理,與我們搭建的人工智慧和大資料平臺有很強的關聯。”

博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 - 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的譚驗吸引了大批同樣頂尖的人才。未知君的核心團隊由來自於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國際頂級名校及科研機構的科學家組成,還包括原美國聯邦政府高階醫療官、原 FDA 高階資深臨床評審官以及中國工程院顧問等資深專家。其顧問團隊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佛醫學院 Dana-Faber 腫瘤研究所早期藥物開發中心主管、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等知名專家。

未知君領先技術上的突破及優秀人才團隊的組建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2020 年 11 月,未知君完成數千萬美元 B + 輪融資,重新整理先前由其創下的過億元人民幣融資記錄,成為迄今為止國內微生態製藥行業規模最大的融資事件。春華資本、⾼榕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等投資機構均加入此輪投資中。

“以終為始”

未知君會成為國內首家專注於腸道微生態治療的 AI 製藥公司,其原因藏在了譚驗過往的經歷中。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譚驗,從小就被父母培養了閱讀的習慣。“從小就喜歡看文學方面的書,後來選擇北大可能也與這有一定關係吧” 譚驗笑著說。“不過,我從小就想創業,學習理科和技術或許未來對創業更有幫助,所以就選了理科。”

譚驗說在讀高中之前,他就讀的學校都不是特別好。考入當地最好的一所高中後,第一年的考試就給了他 “下馬威”。“我第一次考試時考了全班倒數第一,之後就以此警醒自己,想把學習這件事做好。”

考入北大後,譚驗為了自己的創業夢選擇了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後,譚驗在波士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 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完成了博士學習,取得了生物資訊與計算生物學博士學位。其研究領域也橫跨了生物資訊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

讀博期間,譚驗設計和完成了大量的生物資訊學分析軟體,並在免疫學和微生物學領域做出創新性的貢獻。其研究成果發表在 Immunity、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等雜誌上,單篇論文被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評為 2014 年引用次數最高的文章之一。

博士畢業後,譚驗便入職了由 2014 年圖靈獎得主、美國資料庫專家 Michael Stonebraker 創立的大資料整合平臺公司 ——Tamr,任醫療資料架構師,專注於藥企臨床試驗及基因組資料整合的解決方案。回國後,在峰瑞資本的工作經歷,又為他的創業增加了關於資本、管理的經驗。

從技術到資料、從執行到管理、從設想到實踐,最終創立未知君並帶領其快速發展,譚驗一路走來遇到了很多挑戰和不確定的事情。不過,他表示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的最好方法是 “以終為始”,以目標為導向,從而尋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25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地球上的生命會不會是從宇宙中帶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