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痛失大師!著名小麥育種專家顏濟教授逝世

棗子團隊 四川農業大學 今天

2月6日,著名小麥育種專家、植物學家、小麥族生物系統學奠基人、四川農業大學顏濟教授不幸因病逝世,享年97歲。

顏濟教授於1924年5月出生於四川成都。1948年畢業於華西協和大學農藝系。四川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學科首位博士導師,四川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首任所長,國家傑出高階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作為主持人和第一研製人,曾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0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1990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997年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農學獎、200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以及農業部和四川省的多項獎勵。1998-2013年先後主編了《小麥族生物系統學》系列專著,2017年6月主編出版了《高等植物器官結構的構成》。

他為四川小麥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自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從事發育形態和發育遺傳基礎研究,提出四川小麥育種與資源建設的“三級跳”目標。選育的“雅安早”、“大頭黃”、“竹葉青”等“62型”品種,使四川自己選育的小麥品種與當時義大利品種水平相當,打破當時義大利品種一統天下的局面,把當時的小麥畝產由150-200公斤提高到250-300公斤,使四川小麥生產上了一個臺階。選育的“繁六”及姊妹系具有高產、抗病、早熟、矮稈等優良特性,滿足了多熟制要求,改變了四川麥區的耕作制,它具有13個條鏽菌小種、20個生理型的抗性基因,使其20年保持抗性不衰,成為世界上一個能長期抗條鏽、大面積栽培的典範品種,在育種上被廣泛應用並衍生了一大批良種。“繁六”及其衍生品種把四川小麥產量由250-3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使四川小麥生產又上了一個臺階。“小麥高產抗鏽的優良種質資源繁六及姊妹系”榮獲1990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他對小麥族種質資源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小麥族種質資源研究”專案獲得200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透過該專案,收集和儲存小麥族21屬193種35變種6000餘份材料,建立了小麥族種質資源庫和小麥族植物標本室,建立了小麥族新屬2個Kengyilia和Douglasdeweya;發表新種10個,新組合17個,新分佈6個,新細胞型10個;首次報道小麥族40個物種的染色體數目,25個物種的核型,14個物種的染色體組組成;發現和定位出控制重要育種目標的新基因21個,命名的新基因4個;創制了一批特異小麥新材料。

花費近20年出版的《小麥族生物系統學》專著系列是總結1753年以來全世界有關小麥族系統學研究的專著系列,也是當今全世界唯一的全面總結小麥族生物系統學研究成果的專著。發表了一系列與此相關的論文,訂正了Áskell Löve 創立的以染色體組為基礎的小麥族系統。2017年出版的《高等植物器官結構的構成》一書,也為作物株型設計育種提供了思路。

在長期的教育生涯中,顏濟教授承擔了大量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生課程教學任務,指導和培養了博士和碩士20多名,他們都成為本領域的學術技術帶頭人。

沉痛悼念顏濟教授,顏老一路走好!

8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蛇毒揭示了生物進化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