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探勘地震探測器“火星登陸者”(Mars lander)的第一份官方科學報告剛剛出爐,美國宇航局“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首次探測到了火星真相:這是一個地震活躍的世界!到目前為止,洞察號已經記錄了大約450次火星地震。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首席研究員Bruce Banerdt首次宣佈:我們終於第一次確定了火星是一個地震活躍的星球,並且火星地震活動性介於月球和地球之間,它很接近那種我們在地球板塊邊界以外、在遠離高度變形地區所能找到的地震活動。”

探測火星地下

“洞察號”於2018年11月在火星赤道附近著陸,啟動了一項為期兩年、耗資8.5億美元的任務,對火星內部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探測。

洞察號著陸器攜帶了兩種主要的科學儀器來完成這項工作:一套超靈敏的地震檢波器和一個被稱為“鼴鼠”的地洞式熱探測器,該探測器的設計目標是在火星表面以下至少3米深來進行火星內部的探測。

NASA官員表示,通過對火星大氣和熱傳輸測量資料的分析,任務團隊將能夠繪製出火星內部的詳細3D地圖。此外,洞察號的科學家們正在使用從著陸器發射的無線電訊號來追蹤火星隨時間軸的擺動程度。這些資訊將幫助研究人員確定這顆行星的核心有多大、密度有多大。

總的來說,“洞察號”的觀測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像火星、地球和金星這樣的岩石行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任務團隊成員說。並且該任務的初步科學成果表明,洞察號正在實現這一長期目標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洞察號已經有所發現。

頻繁地震

這項新研究涵蓋了“洞察號”在火星上的頭10個月,在這10個月裡,“洞察號”探測到174次地震。這些地震有兩種型別。其中150次是淺層的小震級地震,其震動通過火星地殼傳播。洞察小組成員說,其他24個更強更深,起源於地幔的不同地區。

這是截至2019年9月的地震記錄,到目前為止,地震總數約為450次。所有這些震動確實來自火星本身,據研究小組所知,這些震動都不是由隕石撞擊這顆紅色星球引起的。也就是說,在火星表面下有很多事情在發生。

但這種活動與我們在地球上所習慣的活動大不相同。在地球上,大多數地震都是由構造板塊相互滑動造成的。研究人員說,火星沒有活躍的板塊構造,所以這兩種型別的地震都是由45億年前火星形成以來的長期降溫造成的。專家表示當行星冷卻時,它會收縮,然後脆弱的外層就會斷裂,以便在某種程度上維持它們在表面的狀態,簡單來講這種冷卻會導致岩漿房的收縮,導致地殼變形,這是一種長期的壓力來源。其中一個特別活躍的區域是Cerberus Fossae斷裂系統,位於洞察號的極樂世界著陸地點以東約1600公里處。

火星線索

事實上,我們從洞察號的地震測量中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資訊。例如,對地震波如何穿過火星地殼的分析表明,有少量的水混合在岩石中等等。我們的資料與地殼中含有水分的情況是一致的,但是我們不能以任何一種方式來判斷在這一點上是否有大型的地下水庫。

新研究還宣佈了其他各種發現。例如,“洞察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攜帶磁強計到火星表面的任務,該儀器探測到的當地磁場比軌道測量所預計的強10倍左右。然而,火星在數十億年前就失去了它的全球磁場。這使得太陽粒子已經被剝去了一度濃密的火星大氣層,促使火星從一個相對溫暖溼潤的星球轉變為今天寒冷的沙漠。

“洞察號”還獲取了大量的天氣資料,每秒多次測量氣壓,每幾秒鐘測量一次溫度。這些資訊有助於任務小組更好地理解可能使地震觀測解釋複雜化的環境噪聲,但它也具有相當大的獨立價值。這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大氣與火星表面相互作用的理解,為火星研究開啟一個全新的視窗。

挖掘遭阻

然而,洞察號的研究並非一帆風順。比如,洞察號的挖掘儀器“鼴鼠號”一直無法到達規定的深度,因為事實證明,火星上的泥土比任務團隊成員預期的更滑。而鼴鼠的自錘式挖穴系統需要一定的摩擦力才能工作,因此導致了挖掘工作停滯不前。

為了讓“鼴鼠”移動,任務團隊嘗試了幾種策略,包括用洞察號的機械臂按壓探測器一側,以產生所需的摩擦力。後一種策略取得了一些暫時的成功,但鼴鼠仍然被困在離壁面太近的地方。

因此,在接下來的六到八週內,任務小組成員的目標是嘗試一種手臂按壓策略的修改,他們將按壓鼴鼠的背部而不是側面。科學家說,他們的目標是讓“鼴鼠”下陷大約40釐米,這樣它就有希望開始自己挖洞了。

目前洞察號正在竭力對火星表面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期待有更多關於火星內部的發現!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近年來的三大宇宙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