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痛惜!

兩天時間內

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 1 -

中國工程院院士

蔣亦元逝世享年92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因病於2020年2月24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

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50年金陵大學農業工程專業本科畢業;1957年至1959年在蘇聯師從榮譽院士列多希聶夫教授進修兩年;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做高階訪問學者。歷任東北農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他創造性地進行穀物割前脫粒收穫機的研究,並率先取得成功,推動了中國穀物收穫機的創新和發展;在機械設計相似理論與模型實驗方法方面,對傳統理論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準則的應用更易推廣;推動農業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才。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蔣亦元自小受“科學報國”的感召,立志獻身農業,出生在江南“魚米之鄉”的他,離開富庶的故土,將畢生心血揮灑在千里之外的東北黑土地。

回顧一生經歷時他說:“一個人若能夠把自己的一生看做一個整體,就能夠激發出自身潛在的勇氣和能力,就能夠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正確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 2 -

中國工程院院士

沙慶林逝世享年89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沙慶林,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沙慶林,1930年5月出生,江蘇宜興人。1952年畢業於交通大學,1957年於莫斯科公路學院獲副博士學位。他曾在同濟大學任教,後曾在亞非六國從事援外公路工程設計施工和科研。1980年後,先後主持“六五”“七五” 和“八五”國家重點攻關專案,各項成果應用已形成中國高等級公路修建模式。1993年,他的“高等級公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抗滑表層成套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他成功研究出國際領先的粗集料斷級配設計與檢驗方法及新施工工藝,為中國長壽命路面奠定技術基礎。沙慶林把一生奉獻給中國公路,只要是他設計的公路,他都要親自走一遍,檢查路面品質。夏天的瀝青路吸熱,地面溫度能達到60℃以上,他穿著四五斤重的特製厚底鞋,一走就是十幾公里,一年要磨壞好幾雙鞋。他曾說:“我覺得為國奉獻永遠是我的天職,路永遠走下去,讓它在我的腳下不斷地伸延,伸延。”

- 3 -

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同惠逝世享年95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95歲。

周同惠,1924年11月8日生於北京,籍貫廣西桂林。194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52年獲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他主要從事藥物分析與中草藥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礎研究,開展藥物代謝及代謝產物的鑑定與分析方法的研究。領導研究建立了運動員禁用的五大類100種藥物的分析及確證方法,籌建了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兼任主任。代表作有《紙色譜和薄層色譜》、《中草藥現代研究》等。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身邊人覺得他像個老頑童,他也曾說,“玩”與動手是自己的專業“啟蒙老師”,正是“玩”培養了對科學的興趣,也正是動手,讓他除了理論學習外,具備了紮實的實踐分析能力。

據統計,2020年以來,

至少已有9位院士逝世,

包括蔣洪德、池志強、方守賢、

李方華、孫儒泳、段正澄、

沙慶林、周同惠、蔣亦元。

先生已去,風骨尤存,

感恩奉獻,中華不忘。

國之棟樑,一路走好!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南極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溫度,高溫導致島嶼積雪9天內融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