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解析“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宇宙空間那麼冷,熱量是如何傳遞到地球的?”

2021年2月5日

本文提出的新術語和新觀點

【熱粒子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物質】

【宇宙中的由熱粒子組成的萬物中的本質物質還是熱粒子】

【由電子、質子、中子、原子核這些基本粒子組成的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熱粒子的聚合態】

【熱的傳遞,實際上就是獨立態熱粒子的運動。熱的傳遞——即獨立態熱粒子的運動方式——表現在三個環境之中】

【宇宙中萬物的內部對獨立態熱粒子來說,都是無比大的空間】

【在原子核與電子構成的“空間”中,是充斥著獨立態熱粒子的,是構成了由獨立態熱粒子形成的“海洋”的,原子核則是“漂浮”這個“海洋”中的,而電子則是“遊弋”在這個“海洋”中的】

【獨立態熱粒子的運動就表現為:在自身特有的不受引力影響作用特徵的條件下、在電子的攪動作用下,一方面向“上”運動,一方面向密度小的區域運動。這就是人們發現的熱傳導現象】

【獨立態熱粒子在不同的宇宙空間中的存在密度是不盡相同的。比如,恆星周圍的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就會大一些、溫度就會高一些。而遠離恆星的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就要小得多,溫度也就相應要低一些】

【宇宙空間中存在的第一類物質是獨立態熱粒子。只要宇宙空間的溫度沒有達到絕對零度,就存在著獨立態熱粒子】

【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向宇宙空間發射的光粒子和各種射線粒子,不是稀稀疏疏的射線,而是一種立體的集束的射線。這種集束的立體的射線在射向宇宙的同時,也像推子一樣推著獨立態熱粒子離開太陽這樣的高溫天體】

【在源源不斷產生的立體的集束的光粒子和射線粒子以每秒三十萬公里速度持續不斷地推動作用下,每時每刻都會有大量的獨立態熱粒子被推出恆星這樣的高溫天體而彌散於宇宙空間中的】

【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立體的集束狀態光粒子和各種射線“粒子推”會把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推向何處呢?】

【所有的恆星都是趨於冷卻的,最終都會蛻變為由氫元素或氦元素構成的冷星體的】

【人們感受到的來自太陽的熱量,不是來自存在於太陽中的獨立態熱粒子,而是來自於太陽光這種太陽中的物質分解成的“半成品”】

正文

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宇宙空間那麼冷,熱量是如何傳遞到地球的?”的問題。這倒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話題。認真想一想,看來還只有我的理論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

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得先解決“熱”是什麼的問題、構成太陽的物質是什麼的問題、宇宙空間存在著何種物質的問題、熱是如何生成和傳遞的問題。

【先讓我們講一講“熱”是什麼的問題】

“熱”是什麼?“熱”是一種粒子,我將其稱之為熱粒子。也即宇宙中的最終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熱粒子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物質,亦是組成萬物的粒子。這似乎是矛盾的,其實是不矛盾的。因為熱粒子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物質,所以宇宙中的由熱粒子組成的萬物中的本質物質還是熱粒子。

當熱粒子在宇宙力的擠壓作用下聚合在一起時,此時的熱粒子為聚合態。如包括最基本的電子、質子、中子、原子核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粒子,和由電子、質子、中子、原子核這些基本粒子組成的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熱粒子的聚合態。

當熱粒子以獨立的一粒一粒的狀態存在時,此時的熱粒子是獨立態熱粒子,而且是以不同密度的狀態存在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是由溫度來體現的。獨立態熱粒子是存在於宇宙中的包括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任何空間中的。所以當存在於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以膨脹的方式作用於物質時,這種由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所產生的膨脹作用即體現為溫度。也因此,存在於任何物質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越小,該物質的溫度越低。反之,溫度也就越高。溫度計之所以能測量出溫度,就是因為溫度計中的物質(如汞)在不同的時間內,存在著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是不一樣的。當溫度計中的汞這種物質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比較大時,對汞的膨脹作用就大,所以溫度計測出的溫度就高。反之,溫度計測出的溫度就低。

【然後讓我們講一講構成太陽的物質是什麼的問題】

下面我們說說太陽的問題。太陽是溫度極高的一種天體,這是常識中的常識。溫度極高,說明太陽中存在著密度極大的獨立態熱粒子。

同時,太陽又是一個發光的天體,說明太陽中還存在著可以發光的物質。

那麼物質為什麼可以發光呢?這個問題我已在我的一些文章中分析過,這裡就簡單地說一說。

在說明“熱”是什麼那一部分中我說過,“熱”即是熱粒子的外在的或形態的表現,而熱粒子則是組成萬物的粒子。既然熱粒子可以組成萬物,那萬物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被分解為獨立態熱粒子。物質在一定的條件(如燃燒和爆炸)下被分解時,不是一次性地被完全徹底地的分解為獨立態熱粒子的。

從現象上來看,物質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熱和光。因此可以說,熱就是被分解物質中的一部分物質被徹底分解為獨立態熱粒子的體現。而光則是被分解物質中的一部分物質分解成的“半成品”,也就是物質沒有被徹底分解時的體現。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光也是由熱粒子組成的。被分解物質中的一部分物質被分解為光之後,就會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執行(至於光子為什麼能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執行,我也已在我的很多文章中分析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那麼光的最終的歸宿是什麼呢,就是在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撞擊到大於它的物質後,再次被分解,被完全徹底地分解為由熱為體現的獨立態熱粒子。

【我們再來講一講熱是如何傳遞的】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說明熱粒子的一個獨特的特徵(熱粒子這個獨特的特徵,我在我的文稿中也已分析過)。熱粒子的一般特性如我們已經說過那樣:是宇宙中的最終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唯一存在的、可以組成萬物的粒子。而熱粒子獨特的特徵則是:熱粒子在以獨立的狀態存在時,是不受任何引力影響的物質。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當熱粒子以聚合態——宇宙中的各種粒子和萬物——存在時,都會受到引力的約束。而唯有獨立態熱粒子是不受引力作用的約束的。那麼如何來證明獨立態熱粒子的這一獨特特徵呢?我們以地球為例。地球每時每刻都發生著物質的分解過程,也就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著大量的物質分解的最終產物——獨立態熱粒子。地球每時每刻還要接受大量的太陽光這樣的光粒子。這些光粒子也最終是要在地球上被徹底分解為獨立態熱粒子(也即地球的熱量)的。我們知道,地球是存在著強大磁場的。地球的強大磁場就是地球的引力。因為這一引力的存在,所以地球上的一切物質都被地球磁場這個引力向下拉著(就像人的身上套著的兩端被固定在地上的皮筋那樣往下拉著)而無法自由地脫離地球。

但地球的這種引力對獨立態熱粒子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地球上每時每刻產生的大量的獨立態熱粒子就都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而一直緩慢地向上運動,並最終脫離地球而彌散在宇宙之中。地球的溫度之所以能表現為基本恆定狀態,皆緣於地球上產生的獨立態熱粒子與彌散到宇宙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相對平衡。所以,如果地球上產生的熱量(即獨立態熱粒子)與向宇宙彌散出去的熱量(即獨立態熱粒子)失去平衡的話,地球的溫度就必然會發生極寒或極熱的現象。如果地球上的獨立態熱粒子(也即熱量)也像所有的物質一樣是被地球引力束縛在地球表面的話,地球的溫度早已不是現在的溫度了,地球的面貌也早已不是現在的面貌了。因此,不受引力作用的影響,即是獨立態熱粒子的特殊存在特徵。

現在,讓我們說說熱是如何傳遞的問題。熱的傳遞,實際上就是獨立態熱粒子的運動。熱的傳遞——即獨立態熱粒子的運動方式——表現在三個環境之中。

熱傳遞的一個環境是獨立態熱粒子在物質中的運動。我們說過,熱粒子是宇宙中最終的最小的粒子。我們假設一個電子是由一百萬個熱粒子組成的,由此可想熱粒子有多麼地小了。因此,宇宙中萬物的內部對獨立態熱粒子來說,都是無比大的“宇宙”空間,這個空間就包括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間隙。即使是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間隙對獨立態熱粒子來說,也是一個非常之大的空間。對任何物質和空間來說,只要沒有達到絕對零度,就必然存在著獨立態熱粒子。因此,在原子核與電子構成的“空間”中,是充斥著獨立態熱粒子的,是構成了由獨立態熱粒子形成的“海洋”的,原子核則是“漂浮”這個“海洋”中的,而電子則是“遊弋”在這個“海洋”中的。那麼存在於物質中的獨立態熱粒子是如何運動的呢?是被原子中的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攪動著運動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將此形象地表述為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實際上是在由獨立態熱粒子構成的“海洋”中運動並攪動著獨立態熱粒子這個“海洋”的。因此,獨立態熱粒子的運動就表現為:在自身特有的不受引力影響作用特徵的條件下、在電子的攪動作用下,一方面向“上”運動,一方面向密度小的區域運動。這就是人們發現的熱傳導現象。

熱傳遞的第二個環境是獨立態熱粒子在地球空間中的運動。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講獨立態熱粒子的獨特特性時講過了,那就是表現為獨立態熱粒子藉助自身的不受地球引力影響作用狀態下的一直緩慢地向上運動,直至彌散於宇宙空間之中。

熱傳遞的第三個環境是獨立態熱粒子在宇宙空間中的運動。要解釋熱——即獨立態熱粒子——在宇宙空間中的運動,就得知道宇宙空間中的物資構成。

從表象上看,宇宙空間是冰冷的和空寂的,而實際上是存在著兩大類物質的。

宇宙空間中存在的第一類物質是獨立態熱粒子。只要宇宙空間的溫度沒有達到絕對零度,就存在著獨立態熱粒子。即便人類測得的某一宇宙空間的溫度是絕對零度,也仍然是存在著獨立態熱粒子的。這是因為人類對宇宙空間溫度的測量不可能是絕對精確的。也因為獨立態熱粒子在宇宙空間存在的密度實在是太小了,是難以以可測得的溫度來顯現它的存在和存在密度的。(也或許,獨立態熱粒子在不同的宇宙空間中的存在密度是不盡相同的。比如,恆星周圍的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就會大一些、溫度就會高一些。而遠離恆星的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就要小得多,溫度也就相應要低一些。)

那麼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從何而來的呢?

一是如我們上述說過的的那樣,是地球這樣的天體中產生的獨立態熱粒子在不受引力束縛的狀態下,自行“逃逸”出地球而彌散於宇宙空間的。

二是來自類似恆星這樣的高溫天體的。因為類似恆星這樣的高溫天體是由兩大類物質構成的。一種是存在著的獨立態熱粒子。二是氫、氦這樣的輕元素物質。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在對氫這樣的物質進行分解時,有很多物質元素不是被一次性地徹底地分解為獨立態熱粒子的,是會分解成“半成品”——光粒子和其它射線粒子——的。這些光粒子和射線粒子粒產生後,就會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射向宇宙空間。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向宇宙空間發射的光粒子和各種射線粒子,不是稀稀疏疏的射線,而是一種立體的集束的射線。這種集束的立體的射線在射向宇宙的同時,也像推子一樣推著獨立態熱粒子離開太陽這樣的高溫天體。當然,像推子一樣的立體的集束的光粒子和射線粒子在把獨立態熱粒子推出恆星這樣的天體時,獨立態熱粒子的運動速度是及其緩慢的。打個比方說,就像我們用漁網推著水往前移動那樣,雖然有水分子會被漁網推向前方,但又會滑脫漁網的推力而停止移動。但在源源不斷產生的立體的集束的光粒子和射線粒子以每秒三十萬公里速度持續不斷地推動作用下,每時每刻都會有大量的獨立態熱粒子被推出恆星這樣的高溫天體而彌散於宇宙空間中的。這些彌散於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又會去向哪裡呢。這就取決於宇宙空間中存在著的第二類物質了。

宇宙空間中存在的第二類物質是由太陽這樣的恆星發射的光粒子和各種射線粒子。這些粒子在宇宙空間中同樣是以立體的集束的狀態存在的,客觀上起著的也還是推動獨立態熱粒子運動的作用。那麼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立體的集束狀態的光粒子和各種射線構成的“粒子推”會把宇宙空間中的獨立態熱粒子推向何處呢?或者是就這麼推著獨立態熱粒子一直順著光粒子和各種射線粒子運動的方向“前行”,直至宇宙的邊緣。或者是被推向至少相鄰三個恆星所發射出的各種射線粒子可以交匯的那個空間,並在此形成由獨立態熱粒子組成的新的黑洞。並由此開始一個新的星系的演化史。

在作了以上分析後,我們就可以解答“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宇宙空間那麼冷,熱量是如何傳遞到地球的?”這個問題了。

一·太陽中的熱量就是構成太陽的一種物質——獨立態熱粒子——的體現。太陽中的由熱量體現的獨立態熱粒子是不可能傳遞到地球上的。只會被太陽發射的光粒子和各種射線粒子構成的“粒子推”推出太陽而彌散於宇宙空間中。(所以,所有的恆星都是趨於冷卻的,最終都會蛻變為由氫元素或氦元素構成的冷星體的。)

二·人們感受到的來自太陽的熱量,不是來自存在於太陽中的獨立態熱粒子,而是來自於太陽光這種太陽中的物質分解成的“半成品”。是太陽光這種“半成品”進入地球空間後,在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撞擊大於它的包括空氣分子、水分子在內的一切物質後,被徹底分解為了獨立態熱粒子,增加了地球“疆域”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並被人類感知和測量到了的緣故。比如,太陽光照射在了你的身上,就是太陽光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在撞擊你的衣服、你的面板、你的皮下組織,導致太陽光被徹底分解為了獨立態熱粒子,使你的被太陽光照射到的衣服、面板、皮下組織中的獨立態熱粒子的密度明顯增加,才會使你感覺到熱的。而這種感覺到的熱,就是來自太陽的光被徹底分解而產生的熱量——獨立態熱粒子。

(可參閱本人的相關係列文稿)

14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最新Science:厲害了!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