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並非來自外星。但是最近一些科學家認為,以火星為例,假如我們缺乏防範意識,威爾斯《世界之戰》式的結局確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只不過不是醜陋的火星人被地球病毒殺死,而是我們被來自另外一個星球的病原體毀滅。
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仍是科學家想要解開的一個謎。NASA / JPL-Caltech
卡爾·薩根早在1973年就已經指出:人們給予火星以很大的生物學興趣。火星上存在病原體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假如這些生物穿越太空來到地球環境中,就有可能變成一場浩劫……這是一個激進的觀點。一方面,由於兩個行星幾十億年來沒有生物學層面上的接觸,火星生命可能根本無法對地球生命構成威脅;而另一方面,基於同樣的原因,地球生命的密度已經足夠高,也有抵禦外來威脅的能力。但是儘管可能性非常低,一旦發生,後果卻也一定極其嚴重。
電子顯微鏡下,存在於人體細胞間的新型冠狀病毒。NIAID-RML
SETI高階研究員John Rummel認為,假如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其過程可能會和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有些相似,但是也許會更糟糕。
一方面,它們都是新的微生物,人類對它們都缺乏識別能力。人們用了一個多星期,才能較為明確地對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進行診斷,那麼對於一種全新的外星微生物呢?另一方面,地球傳染病大多有季節性,而對於外星微生物,如果它能夠讓人發病,而不是受限在區域性小環境中,那麼就表明它沒有受到這種自然的約束。
Rummel還認為,對於從火星取樣,然後返回地球這樣的行為,我們所要面臨的挑戰,主要是防控來自未知的風險。科學家對於如何從火星取樣並帶回我們自己的行星有著許多不同的思路,但是有一條是基本的,那就是如何檢測並嚴格控制生物學危害。
因為我們不知道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所以這樣的防控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然而這卻是有必要的。我們必須建設有足夠預見性的樣本處理設施。普通的設施在傳染病開始流行時,可能根本無法及時作出反應,甚至於無法區分研究樣本中的微生物究竟是來自地球還是火星。
前NASA官員Catharine Conley則表示,作為一種全球性傳染病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向我們展示了,人類與未知自然之間相互影響的一種後果,以及我們認識導致這種後果的原因有多麼重要。
Conley認為,就火星探索而言,被帶至火星的地球生物更容易給未來的火星人類定居者帶來麻煩。假如火星上存在本土生命,那麼它們被帶到地球后,給地球帶來的麻煩可能會更多地出現在環境方面,而不是成為一種致命的流行病。
但是假如火星生命和地球生命之間存在親緣關係,那麼兩者將會難以區分。在這種情況下,來自火星的微生物會更容易導致跨物種的疾病,給人類帶來災難。
新型冠狀病毒。CDC
參考:What can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teach us about bringing Mars samples back to Earth?https://www.space.com/coronavirus-lessons-for-mars-sample-return-worri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