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宇宙雖然誕生了138億年,但是實際上適合文明發展演化的環境,幾十億年以後才具備!

說出來你們別不信!地球文明程度,超過宇宙中99.9%的文明。

宇宙最開始的時候經歷大爆炸急劇膨脹,慢慢的冷卻。空曠的宇宙中只有氫原子。

過了兩億年以後,氫原子慢慢的聚整合最原初的第1代恆星,宇宙中才出現了第一縷光!

但是這個時候仍然不具備孕育文明的條件,因為連最基本孕育生命的條件都不存在。

那個時候宇宙中沒有碳、磷、氮等組成有機物的必備元素,也沒有組成岩石行星的氧、矽元素。

第1代恆星燃燒,先要把氫變成氦,再聚變成重元素。燃燒完畢以後,經歷了超新星爆炸,把重元素炸到宇宙空間中。

》岩石行星,需要在恆星的灰燼中才能誕生。

氧元素和矽元素是形成岩石的主要材料,這些元素聚集到第2代恆星的星雲中,圍繞著第2代恆星才會形成岩石行星。

這些岩石行星還必須恰好位於宜居帶。這個時候行星上才可能繁育出生命,然後再經過長時間的演化,誕生出智慧物種,產生一個文明。不過,不要以為這個文明很先進,這個文明實際上很落後。而且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變成先進文明。

首先一個問題,很重的元素,金、銀、鈾等超重的金屬元素,大多數要在中子星和中子星的對撞中才會產生。

》宇宙中誕生的第1代文明,缺乏讓文明向高層次進階的重金屬原料。

地球文明已經可以利用重元素的裂變能,這前提是需要鈾礦,然後從中提煉出重金屬裂變元素。

老實說,地球上的鈾礦也比較貧乏。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地球上的鈾礦還可以供人類使用90年。如果使用增殖反應堆技術,放射性裂變元素可供人類使用2500年左右。

所以地球人對能源枯竭,一直有深刻的憂慮。

人類發展出“量子力學”是一大進步,前提也需要重金屬放射性核元素,作為實驗觀察的手段。

盧瑟福發現原子的結構,要用阿爾法粒子轟擊一塊很薄的金片。這個實驗被稱為:阿爾法粒子的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阿爾法粒子,來自於鈾元素的放射性衰變。

沒有重金屬元素,沒有量子力學,沒有核物理。

》宇宙中的重金屬元素如何大量產生?

恆星聚變燃燒,會產生鐵以下的所有元素。鐵以上的元素合成原子核,要吸收外部的能量,所以這部分合成沒有辦法讓恆星發光發熱。

核聚變只能在恆星的核心中產生,就像我們太陽一樣,大部分的燃料是浪費燒不掉的。所以太陽到壽命完成的時候,只燒掉了40%的燃料。

恆星的核心燒完所有核燃料以後,輻射壓就沒有辦法阻止引力向內收縮。外部的物質就會向中心墮落,這是一個引力勢能轉換為動能的過程。幾十萬公里的落差會使這些物質加速到極高,撞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生驚天動地的大爆炸,這就是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炸的時候會形成鐵以上的重金屬元素,但是越重的元素合成越困難,像黃金、鉑金、鉛、鈾那樣的元素,即使在超新星爆炸的時候,合成的數量也相當的少。

》人類的金屬文明始於青銅,青銅需要銅、錫以及少量的鉛。

宇宙中誕生的第1代文明,這些材料都會很少,尤其是極度的缺鉛。所以他們在文明起步的時候會非常的艱難,在青銅文明的過程中會磨蹭很長時間,直到把鐵煉出來。

由於缺乏鈾礦,所以他們不會有核能。

宇宙第1代文明,會止步於蒸汽和電力時代。把化石能源利用完了以後,宇宙第1代文明就會滅絕。

》絕大部分外星人的文明極其的落後。

彼此都分佈在一個一個的宇宙孤島上,無法聯絡。

宇宙中到處都是這些外星文明的屍體。

文明能夠向高層次躍進的所有物質基礎,只有到第3代恆星誕生以後,才可能具備比較好的條件。

當然,這其中最最關鍵的是足夠長的時間,等待宇宙中形成足夠多的重金屬元素。

我們的太陽就是第3代恆星,它是一顆黃矮星。

》宇宙中有可能產生出超文明的兩個前提條件,太陽系裡都具備。

超文明誕生的環境,需要一顆能夠燃燒50~100億年的黃矮星;超文明誕生的物質基礎,中子星對撞產生的大量重金屬元素。

除此以外就是漫長的時間等待。

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把文明能夠利用的能量劃分成三個等級,對應於三種不同型別的文明,用來衡量文明的先程序度。

1級文明使用行星所有可用的能量。

2級文明可以使用恆星全部的能量,對地球來說,就是可以用盡太陽的能量。一般認為在這個階段可以製造出戴森球。

3級文明可以使用整個星系的能量,對於我們地球來說,就是可以使用銀河系全部的能量。

人類文明現在只有0.75級,接近於1級文明。

》天鵝座可能有一個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概率為99%。

瑪雅人傳說他們的神來自於天鵝座,在神廟的上面刻畫著天鵝座的符號:一個交叉的十字形。

●現代人類發揮美好的想象力,把十字想象成天鵝的翅膀和天鵝的脖子。

當然,光瑪雅人的一面之詞顯然是不靠譜的。如果不同的線索彼此孤立,又指向同一個目標,那麼這個目標確定的存在性,就大為增加。

2015年的時候,天文學家突然發現天鵝座有一顆恆星,有明顯週期光變現象。這些光變現象,沒有辦法用通常的行星遮掩恆星來解釋。

這顆發生光變現象的恆星叫做塔比星,它的大小是太陽的1.5倍。當發生光變時,天文學家計算出來,其40%的面積被遮擋住。

太陽的直徑是140萬公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塔比星的大小,同時也可以想象一下40%的面積被遮擋住需要多麼巨大體積的物體。

最合理的解釋,那裡有一個外星文明,建造了一個戴森球那樣的結構。

塔比星,編號為KIC8462852,距離太陽系1500光年,他們的文明應該屬於2級文明。可以在星系中任意航行,所以他們來到地球是極有可能的。

通過上面的這些分析,我們知道宇宙誕生20億年後,才會出現第1代文明。不過這些文明現在都滅絕了。

》宇宙誕生70億年以後,才具備大量產生先進文明的物質基礎。

我們的太陽系,就是誕生在這個時間段!

排除各種偶然因素引起的文明滅絕,其中只有少部分會發展到比較高的程度。

即便是比較高度發達的文明,都屬於二級文明以內,最多具備在星系中航行的能力。要能統治整個宇宙,還早得很。所以地球文明還有機會。

我們需要先聯合塔比星文明,統治銀河系。然後以銀河系為基地,在宇宙中逐步擴張勢力範圍。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地下3000米出現新生命,科學家:不該出現的東西還是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