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如果問你,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是轉基因嗎?怎麼回答?是,不是?

大多數人被問到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有些懵。

答案是,CRISPR技術,並不是公共語境下的轉基因。

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轉基因這個話題太敏感了,一言不合就容易割袍斷義。但實際上,轉基因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或者說,它是一個流動的概念,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轉基因所指的物件發生了變化。

美國農業部對轉基因技術有一個寬泛的定義:為了特殊用途而對動植物進行可遺傳的改良,無論是透過基因工程還是其他傳統方法。

你看,按照這個定義,最新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還有傳統的突變育種技術,包括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都是轉基因。這個定義下,什麼不是轉基因?恐怕只有野生的動植物了,你現在吃的幾乎所有食物,一概都是轉基因。

你說這不行,太寬泛了。收緊一步,其實有一個更常見的界定:進行DNA重組和所謂基因嵌入技術,改變生物的遺傳物質。

你可能知道快速生長的轉基因三文魚,它被引入了另外一種三文魚的生長激素基因,從而實現短期內長大。還有腐爛得更慢的轉基因西紅柿等等。科學家實實在在地引入了外源基因片段,而公眾更多擔心的,也是這個“外來物”會不會有未知的風險。

可是,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入場,一下子模糊了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的界限。

為啥?因為基因編輯的過程並沒有引入外源DNA,通常操作是對生物體的基因組進行微調,比如改變某些蛋白質的水平。

你可以這麼理解,你有一輛車,發動機不給力了,想改進一下。從另一輛車拆下效能更好的發動機裝上,這叫引入“外源基因”。請原裝廠家專業人員過來,給發動機替換最新甚至升級版的零部件,這叫“基因編輯技術”。那什麼是育種學呢?把車開出去,專找顛簸不平的路顛一顛,萬一零件間的協作突然看對了眼,上升了一個層次呢。

如果說原來對於基因的操作,非黑即白,要麼刪去,要麼安上更好的。那麼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就填補了中間一大片灰色區域:對生物體本身基因的表達強度,做升高或者降低的調控。

事實上,基因編輯技術在畜牧、食品領域已經切實發揮了作用。舉個例子:讓奶牛不再長角。

在美國和歐洲的乳製品行業中,割牛角是一項常見但殘酷的操作。因為牛角增加了養殖戶的危險,也給牛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通常做法是,在牛幼年的時候用烙鐵把新生的牛角燙掉,這會給牛帶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

而有些牛的品種天生就是不長角的,比如安格斯牛。科學家發現,這是因為染色體上的一個突變,缺失了10對鹼基。受此啟發,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奶牛體內也引入這種突變,誕生出無角奶牛。你看,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引入“外來物”的轉基因,但實實在在地為奶牛避免了痛苦。如果動物保護協會成員碰巧還反轉基因,不知道看到這條訊息,會是什麼感想。

你看,現在我們提到轉基因食品,好像還是在說引入“外來物”的事兒,但是CRISPR們已經超越概念,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了。

當然了,為了“防槓”,還得說清楚的是,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是可以引入外來基因的,並不是只能對原有基因做上下調控。這得看真實的操作中,大部分情況下是怎麼用的。

CRISPR用於食品也好,轉基因食品也好,本質上都是人類理解資訊後對現有生活的改進。

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如何理解Al摻雜對高鎳正極材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