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發現宇宙背景輻射之後,科學家們很快就意識到它是一個在宇宙巨集觀層面的良好參照物,並推測假如某個天體在相對於宇宙背景輻射運動時,其沿著運動方向一面的溫度要高一點,而反方向的溫度則要低一點,這被稱之為“偶極異向性現象”。

1977年,伯克利加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喬治.斯穆特(George Fitzgerald Smoot)在實驗中發現地球相對於宇宙背景輻射運動時,其表現與之前的推測一致,首次證實了“偶極異向性現象”的真實存在。在隨後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也存在同樣的現象,並通過對相關觀測資料的分析和計算,得出一個結論:相對於宇宙背景輻射,銀河系正在向半人馬座的方向快速運動,其速度高達每秒600公里!

科學家據此推測在這個方向的某個位置上,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引力源,由於這個方向剛好處於隱匿帶(被銀河系的盤面遮擋),相關研究工作進展比較緩慢,直到1986年,這個引力源的位置才被確認——它位於矩尺座和南三角座方向的距離銀河系1.5至2.5億光年處,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巨引源”(Great Attractor)。

被巨引源吸引的不只是銀河系,根據實際觀測,巨引源的引力影響了幾億光年範圍內數以百萬計的星系,它們都在向巨引源靠近,初步估計巨引源的品質至少得是太陽品質的3億億倍,才能達到這種效果。然而在巨引源所在位置的矩尺座星系團,其品質遠遠達不到這個數量級,這又應該怎麼解釋呢?

科學家推測,這是遙遠的大品質星系團的引力疊加效果,比如說在巨引源“背後”6.5億光年處,就有一個夏普利超星系團(Shapley Supercluster),其品質大約是銀河系的1萬倍,而在更加遙遠的位置,還存在著其他類似的星系團(或星系群),因此可以說,在極大的空間尺度上,各種巨型天體結構所產生的引力共同作用形成了巨引源。

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解開巨引源的奧祕,但是不管怎麼講,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巨引源就像是一個深淵,而我們銀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向巨引源狂奔,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它會在未來掉進深淵嗎?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憂,因為在大尺度的宇宙空間中,除了引力以外,還有另一種強大的存在——暗能量。我們所處的宇宙正在處於一個加速膨脹的階段,具體表現在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膨脹得就越厲害,而驅動宇宙膨脹的就是神祕的暗能量。

根據多年的觀測和研究,科學家目前已經初步確定了宇宙膨脹的速度:67.80 ± 0.77公里/秒)/Mpc(這就是哈勃常數,其中Mpc代表的是百萬秒差距,其值大約為300萬光年)。簡單地講就是,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空間中,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每增加300萬光年,它們互相遠離的速度就會增加大約67公里/秒。

根據以上介紹,我們知道了銀河系與巨引源這個深淵的距離為1.5至2.5億光年,這裡我們取其最小值1.5億光年,經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得出,在暗能量的驅動下,銀河系與巨引源在以大約每秒3350公里的速度互相遠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銀河系正在向巨引源狂奔,但它在未來永遠也不會掉進深淵,與之相反是,銀河系正在以極快的速度遠離巨引源。

需要指出的是,看上去這次暗能量幫助了我們銀河系,使其逃過了掉進深淵的命運,但實際上,暗能量很可能並不是一直都對我們這麼友好。“宇宙大撕裂理論”認為,暗能量在宇宙中均勻地存在,不論是大如星系,還是小如原子,它每時每刻都在將宇宙中的萬物分開。

整個過程就像吹氣球一樣,當一個氣球越吹越大,達到氣球所能承受的極限時,這個氣球就被撕裂了。同樣的道理,當宇宙膨脹到極致,暗能量就會把整個宇宙撕得粉碎。根據該理論的計算,留給宇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只有大概167億年,而我們的地球將一直撐到宇宙消亡前的16分鐘才會終結。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太陽黑子消失的第330天,磁場偏移,災難不斷,地球未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