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第二個“月亮”?這種事情的出現其實也不足為奇,根本沒啥轟動的,如果哪天真的發現了地球永久的第二顆大衛星,這才叫破天荒的大事。但是前段時間公佈的“第二個月亮”,科學家在經過仔細研究以後,發現了一些不對的地方,認為這不是一顆自然形成的小行星,而更像是一個“人造物體”!這怎麼回事呢?
有很多人不解的是,目前我們人類不斷地向太空發射衛星,進行深空探測,地面上各種波段的望遠鏡都在不間斷的觀天,而且在近地軌道也佈置了可見光望遠鏡(類似哈勃)和紅外波段望遠鏡(類似於斯皮策),為什麼連地球周圍空間存在什麼天體都沒能深入的、全面的了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一顆繞地球執行的小行星?
例如,去年的時候,也就是2019年,有一顆名為DN160822_03的小行星墜落到澳洲上空,燃燒起了巨大的火球,這顆小行星是在2016年8月被天文學家發現的,並圍繞地球運行了一圈後軌道發生了衰減。
還有2006年,亞利桑那大學的天空調查發現了一個小汽車大小的迷你月亮。它被稱為RH120,在發現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圍繞地球執行,然後又重新繞太陽執行。所以這樣的事情不足為奇,那麼這次呢?
2月15日,美國的天文學家卡帕·威爾茲科斯和特迪·普魯恩發現了這顆“小月亮”。2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證實,這顆新發現的小衛星實際上在繞地球軌道執行,研究小組隨後釋出了一張黑白照片。
這顆名為“2020 CD3”的小行星跟一臺洗衣機的大小差不多,根據計算它已經繞地球軌道運行了三年,隨即就被歸類為了繞地球執行的小衛星,所以大家前幾天都看到了這樣的報道。
根據幾天的觀測研究後,天文學家在2月28日釋出了這顆小衛星的第一張彩色圖片。最近的這張圖片使用了三個濾鏡,在有星星軌跡的黑暗背景下顯示出一個小亮點。
經過反覆的確認,一些專家認為,由於該物體具有很高的反射率,一般岩石小行星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性質,就算這個小行星上全是水冰,但在地球軌道附近也會被太陽輻射蒸發,所以它很可能是人類製造的太空碎片。
觀測專案的首席天文學家格里戈裡·費多瑞茨說,這個物體如果不是人造的,那麼它就是一個罕見的天然岩石物體。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物體,需要更多資料才能確定它到底是什麼。
所以,後續進一步的觀察和追蹤這個小衛星的位置,將有助於幫助我們確定這個神祕物體的軌道和可能的起源問題。它的反射率也是一個重要參考特徵,因為與人類使用過的火箭助推器等東西相比,岩石天體的反射率往往相對較低。
而且科學家還推測,這個小衛星也跟以往的一樣,不會繞地球執行太長時間,它最終的歸宿,很可能會脫離地球的控制,繼續繞太陽執行。因此不會墜落到地球大氣層。
總的來說,這個小東西只是一個過客而已,並稱不上地球的第二顆天然衛星。而且目前它是到底是什麼,還不是很清楚,很有可能真的是一顆人造衛星。如果我們要稱這些小行星為地球的衛星估計月球都不答應。
因為我們的月球,直徑大約3200公里,圍繞地球運行了40億年。相比之下,一個小衛星直徑只有幾米,而且它們在以小行星或流星的形式墜落地球之前,圍繞地球執行的時間通常都比較短。所以不管我們以後發現了什麼,它們都不是地球的“第二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