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原來不只有人類之間存在同性戀?科學家發現動物之間也存在同性戀。

隨著現代社會觀念,文化的進步,以及科學研究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原來人類還存在多種多樣的性別。

在片中,我們能夠看到中國社會其實對於LGBTQ群體的態度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仍然受到很多網友的敵意以及惡意攻擊,可是大多數年輕人,已經開始慢慢轉變自己的看法。

根據Blued網2015年釋出的大資料白皮書中顯示,中國LGBTQ人群有7000萬,佔了總人口的5%左右。

而在此之前中國在1997年才將同性戀去罪化,2001年以前,同性戀被視為是一種精神障礙。

LGBTQ群體彷彿是在人群中一個夾縫的存在,但事實上,在沒有前額皮層的動物群體中,同性戀的現象貌似很正常。

在一加拿大生物學家布魯斯·巴格米(Bruce Bagemihl)在1999年寫的《生物的繁榮:動物同性戀與自然多樣性》中,匯聚了450多個物種的雙性戀和同性戀行為模式的發現,其證明,在動物中的性行為,比以往科學家所認為的更具有流動性和多元性。

在以下動物中,科學家們透過研究有發現它們之間存在同性戀行為。

1.萊桑信天翁

在科學家針對萊桑信天翁中,有31%都是雌性與雌性配對,雌性的配對提高了比與雄性配對的菌落適應度。

實際上,科學家指出有超過130種鳥類都存在同性行為,他們認為這會對物種的進化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優勢。

2.侏儒黑猩猩

這是一種生活在非洲剛果地區的黑猩猩,在它們之中有60%都是雌性與雌性之間進行性互動,長久以來,靈長類動物學家也認為,侏儒黑猩猩之間的同性行為具有解決衝突,增強社會紐帶以及提高社會等級的作用。

在科學家的研究中,得出一個結論,性行為本身超出了要生殖的目的。

3.果蠅

果蠅之間的交配行為,一直是科學家們喜歡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時間會持續15分鐘;

有科學家在1960年開始操縱基因改變果蠅的性行為,使得轉基因的果蠅中雄性也跟其他雄性進行交配,雌性也出現主動示愛的行為。

4.綿羊

研究人員發現有8%的公羊會對其他公羊表現出性吸引力,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異性之間產生這種種行為。

但是在2004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對公羊和雌羊的下丘腦前部的大腦區域中,確定了綿羊性雙態核的存在;

綿羊面對同性和異性的時候,都會在這個區域產生芳香酶,這種酶會將睪丸激素轉化為雌激素,稱為雌二醇。

只是在同性中,會更少。

5.大西洋莫莉魚

在這種魚身上,來自法蘭克福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發現,這類魚進行得最多的行為是同性之間的行為,它們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生物繁殖適應性。

從這種種動物行為來看,表示同性之間的行為其實不是人類獨有的,在眾多生物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Bagemihl, Bruce. Biological Exuberance: Animal Homosexuality and Natural Diversity. St. Martins Press, 2000.

Bierbach, D., et al. “Homosexual Behaviour Increases Male Attractiveness to Females.” Biology Letters, vol. 9, no. 1, Dec. 2012, pp. 20121038–20121038., doi:10.1098/rsbl.2012.1038.

Clay, Zanna, and Klaus Zuberbühler. “Communication during Sex among Female Bonobos: Effects of Dominance, Solicitation and Audience.” Scientific Reports, vol. 2, no. 1, Jan. 2012, doi:10.1038/srep00291.

Harmon, Katherine. “No Sex Needed: All-Female Lizard Species Cross Their Chromosomes to Make Babies.” Scientific American, 21 Feb. 2010.

Roselli, C. E., and F. Stormshak. “Prenatal Programming of Sexual Partner Preference: The Ram Model.” 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 vol. 21, no. 4, 2009, pp. 359–364., doi:10.1111/j.1365-2826.2009.01828.x.

Roselli, Charles E., et al. “Sexual Partner Preference, Hypothalamic Morphology and Aromatase in Rams.” Physiology & Behavior, vol. 83, no. 2, 2004, pp. 233–245., doi:10.1016/j.physbeh.2004.08.017.

Young, L. C, et al. “Successful Same-Sex Pairing in Laysan Albatross.” Biology Letters, vol. 4, no. 4, 2008, pp. 323–325., doi:10.1098/rsbl.2008.0191.

8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人類基因組計劃30年,真的幫助我們了嗎?下一步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