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生命演化理論告訴我們,地球上現存所有的生命都起源於數十億年前生活在水中的單細胞生物,這些單細胞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經過緩慢的演化,變得越來越複雜,分化程度越來越高;

就逐漸產生了不同的生命形式,也就是不同的物種,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多孔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節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等等;總共12門。

在這些門之下,還有綱、目、科,亞科、屬這些分類,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動物,小到細菌,大到鯨魚,所有的動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那麼最初的那些單細胞生命是怎麼來的?

對於這個問題,現在的科學還不能完全地解釋清楚,最好的猜測是,生命起源於深海熱液噴口附近,或者是那些富含化學物質的火山溫泉當中;

經過長期的化學反應各種元素逐漸的化合成為了簡單的有機分子和複雜的有機分子長鏈,例如核酸、多糖、嘌呤等等。這些都是組成RNA必須的成分。

當然我們認為這些物質也成功地組成了可以自我複製的RNA鏈,並且擁有了可以製造蛋白質的能力,這是最初的、最簡單的生命形式,類似於現在最簡單的病毒,沒有細胞核,只由一層蛋白質包裹著RNA。

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RNA突變轉化為了更為複雜的雙螺旋遺傳資訊結構DNA。在大約35億年前,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細胞:有細胞核的包含DNA的細胞誕生了。生命的進化也會開始了。

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透過模擬地球原始的生命湯,並且在其中產生了一些核酸,我們還在掉落在地球上的隕石中也發現了大量的氨基酸、嘌呤等一些構成RNA的有機物質。

而且地球上現存的一些最簡單的生命體:病毒,也驗證了曾經存在過由RNA主導的生命世界。

雖然我們在實驗室沒有真正地培養出RNA,更沒有培養出生命,但所有的證據都表明,生命構成的所有物質都可以自然產生;

因此我們也就相信生命在適合的條件下可以自發的誕生。

生命的進化

從35億年前誕生真核細胞之後,細胞朝著多細胞生命的發展,這些最簡單的生命霸佔了地球長達5億年的時間。

在這期間地球上沒有留下任何有關生命跡象的化石,但是直到5.3億年前(地球大約40億歲),在隨後大約2000萬年的時間內,地球經歷了前所未有生命大爆發時期;

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生命,而且生命形式非常的多樣化,它們的模樣都保留在了化石記錄中,例如數量最多的節肢動物化石,我們熟悉的三葉蟲。

當然在海洋中還有大量的棘皮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等等,這時的物種數量達到了200萬種。除了這些無脊索動物,隨後還出現了更為高等的脊索動物;

它們是地球現存所有脊索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魚類)的祖先,也是我們人類的祖先,這類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內骨骼、堅硬的頭骨,以及保護著神經的脊索。

大約出現在4億年前,當時最主要的脊索動物是史前魚類,它們兩側對稱的身體結構,貫穿全身的脊索,為後來的脊椎動物進化奠定了模板。

在它們生活的海洋裡當時是軟體動物的天下,巨型鸚鵡螺處在食物鏈的頂端,跟現在的鯊魚一樣兇猛。

所以魚類生活得非常艱辛,這也促成了它們後來向陸地擴張的動力。

魚類和現存的兩棲爬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們沒有四足,這一關鍵的轉變發生在大約3.5億年前的泥盆紀。

而第一批四足動物是由肉鰭魚進化而來的,它們魚鰭轉變成了兩棲爬行動物的手足,不過當時它們並不能遠離水體,因為它們產卵還需要在水中進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關於魚類到兩棲動物的轉變只是科學上的猜想,我們並沒有找到證據,也就是進化論中最為關鍵的過渡化石,這種化石既需要有魚類的結構,也需要有兩棲動物手足的結構。

直到2006年生物學家宣佈發現了一種名為Tiktaalik的古代魚類,在它的身上有典型的鰓、魚鱗以及魚整體的身體結構,但是它的魚鰭裡面卻隱藏著以前從未見過的骨頭和關節。

這些結構讓它們有能力在陸地上爬行。生物學家認為它們找到了魚到爬行動物的過渡化石,也為海洋魚類到陸地生物的進化找到了證據。

2010年,另外一個完整的四足魚化石也被生物學家發現,命名為Elpistostege,它生活在3.8億年前,同樣兼備肉鰭魚和早期四足動物的特徵。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同樣它那擁有骨骼的手足被包裹在魚鰭裡面,並不能自由地活動,但是生物學家依然在其中辨認出了肱骨(大臂)、橈骨和尺骨(前臂)、腕骨(腕骨)和手指骨的存在。

這些魚類可能就是我們陸地上現存所有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的祖先,當然我們人類的手足也是由它們的魚鰭進化而來的。

它們首先進化為了兩棲動物,生活、繁衍主要依賴水體,並不能向大陸深處擴散。直到它們繁殖方式的改變,在卵之外形成了羊膜,甚至是一個堅硬的外殼,使卵不會因為乾燥而死亡。

所以生物學家認為,兩棲動物其實就是魚類向爬行動物進化的過渡階段,它們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就是活化石,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樣的過度物種在今天大量存在,例如青蛙、蟾蜍、蠑螈等等。

大約3.2億年前,從兩棲爬行動物中就出現了第一批爬行動物,主要就是繁殖方式的改變,這些動物就徹底了擺脫了對水體的依賴,可以擴散到更加廣闊的大陸地區。

同樣也是繁殖方式的改變,在爬行動物中,有部分它們選擇將幼崽直接在體內發育成熟,然後誕生出來,它們就是最早的第一批哺乳動物。

關於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之間的過度物種,現在在地球上依舊可以找到,它就是生活在澳洲的三趾石龍子,這種古來的蜥蜴它既可以產蛋,又可以胎生。

生物學家將它視為了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過度的活化石。

事實上從魚類到兩棲動物、到爬行動物,再到哺乳動物的進化,我們現在都有化石作為證據,所以人們相信哺乳動物的祖先就是魚類。

當然身為哺乳動物的人類,我們也一樣。我們曾經也是一條魚。

11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胡理課題組綜述:疼痛跨物種研究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