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地球最重要的生命所需物質之一,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也可以一天不睡覺,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根據考古學家們研究,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誕生於原始海洋的海水中,如果沒有水地球的生命就無法誕生和繁衍,水對生命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好在地球上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地球的71%的表面覆蓋著厚厚的水,而且陸地上還有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雖然地球叫做“地球”,但是它卻是一顆名副其實的“水球”。
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
地球上的水分為很多種形態,有固態,有液態,也有氣態,其中液態水是地球獨有的形式,因為在其他星球幾乎沒有像地球那樣存在液態水,其他星球有因此無法產生生命。儘管水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最普遍存在的東西,但是關於水,人類一直有一個疑惑,那就是地球上巨量的水資源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擁有豐富的液態水
關於地球上的水是怎麼產生的,大部分科學家都支援自生說,也就是地球自己產生的,這部分科學家認為,在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地球並不像現在那麼溫暖,而是一顆非常熾熱的星球,地球上面到處是火山噴發的熔漿,地表溫度極高,而此時的地球上豐富的氧氣與氫氣在高溫的結合下,最終產生了水,在液態水形成的過程中,地球的溫度還沒有完全降下來,這時候一部分液態水被高溫蒸發,慢慢的在地球上空聚集,從而形成了大氣層和白雲,隨著雨水的聚集,地球形成了原始海洋,而生命也因此而誕生,這就是地球水誕生的自生說。
地球原始海洋
自生說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它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單憑地球的氧氣和氫氣,很難產生如此巨量的水,按照地球水的總儲量來算,所需要的氧氣和氫氣是極為巨大的,地球可能都裝不下,因此有人質疑地球的水是自身產生的說法,並提出了另一種說法,也就是外來說,地球上巨量的水其實是一些隕石、小行星從外太空帶過來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遭遇大量的隕石、小行星的撞擊,這些小行星在撞擊地球的時候,也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分,這些小行星攜帶的水分在地球高溫的蒸烤下慢慢變成了液態, 然後又變成氣態,從而形成地球海洋。
地球剛誕生時的環境
最近,科學家對一顆小行星的研究也支援外來說的觀點,科學家向一顆觀察了20年的小行星發射探測器並且採集到這顆小行星的標本,通過對小行星標本的研究竟然發現這顆小行星存在被水沖刷過的痕跡,美國宇航局對這顆小行星進行掃描的時候, 同樣在這顆小行星的身上發現了一種疑似水冰的物質,這說明在宇宙中一些小行星可能攜帶有豐富的水分,而地球的水正是來自於這些小行星。
地球的水可能是小行星帶來的
這從其他星球上也可以看得出地球的水可能來自外太空,因為其他星球沒有氧氣,但是依然也存在水,只不過這些星球的水只有一種形態,那就是固態,以冰川的形式存在,比如木衛二、木衛三都有豐富的水,由於太過於寒冷,這些行星的水都變成了冰川,這就說明水並非地球獨有,只是地球水的液態形式是獨有的。既然小行星能夠給地球帶來水,也可以給其他星球帶來水,因為也有可能撞擊地球行星,由此可見地球的水很大概率是來自於外太空。(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絡刪除。)
相關內容
- 除地球外擁有海洋的行星?
- 有人說10億年前太陽系中金星、地球與火星都是宜居行星,如今僅剩地球一顆,是這樣嗎?為什麼?
- 如果有一個小行星將要撞擊地球了,有沒有一種科技能拯救地球?
- 太陽除了照亮地球還照亮了哪些星球?
- 如果有一顆小行星一個月以後撞擊地球,你認為地球上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你會幹什麼?
- 天文望遠鏡能觀察到100億光年外的星球,光是怎麼穿越100億光年的距離來到地球的呢?
- 人的壽命不到一百年,年是以地球的公轉為時間,如果我們在其他星球,我們能活的更久嗎?
- 天文學家是怎麼知道各個星球與我們地球之間距離的?
- 有沒有一種數學算式能把整個宇宙帶入進去,透過這個算式能把每個行星、小行星的運動軌跡算出來?
- 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的星球還有生命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