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地球來說,小行星對地球的影響可以說是存在的,特別是針對近地小行星威脅程度是更加的提升了,而在一年之中,我們也不斷地聽到了關於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的訊息,但最終人類還是比較幸運,那就是完美的避開了小行星的影響,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MPC)釋出的新報告指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最近又發現了一顆小行星正在奔向地球,是在不斷的靠近,成為了一顆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所以值得注意關係。
該小行星會影響地球嗎?根據科學報告指出,中國這次發現的小行星被命名為了“2020 DM4”,初步預測飛掠地球的時間是在2020年5月,所以是進入到了倒計時的模式,也就是最近的時刻在5月,該小行星是在2020年2月26日晚被發現的,是來自中國計算機自動捕獲程式尋找到的。根據科學記錄資料顯示,當時近地天體望遠鏡(國際站號:D29)正在獅子座方向搜尋,結果發現一顆亮度為20.3等的闇弱移動天體,視運動速度為0.103度/天,與典型的主帶小行星明顯不同。
所以這個時候,科研人員就意識到了該小行星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就進行了上報實現資訊國際共享。結果很快就進行了認證,還真的是一顆不尋常的小行星,現在全球12個觀測站點的資料已經打通資料,確定了2020 DM4的軌道,資料指出,軌道半長徑為1.88天文單位,偏心率為0.45,軌道週期為2.55年,絕對星等為21.7等,與地球軌道交匯距離為0.048天文單位(約718萬千米),所以是一顆潛在威脅小行星。從距離來看,大家不用擔心,有威脅,但畢竟是潛在的,這就是該小行星的一個基本情況,很明顯影響地球的可能性較低。
面對小行星,我們人類未來如何防禦?
現在看來,我們地球幾乎每次都“安全”避開了來自小行星的威脅,但是科學家們認為未來的影響還是可能存在的,包括美國宇航局局長(NASA)說過,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遇到小行星撞擊地球,所以防禦成為了人類必不可少的任務了。在2019年的11月的時候,歐洲航天局正式簽署協議,將與美國聯手實施人類首個全面的行星防禦演示任務——“小行星撞擊和偏離評估”的專案,所以說工作已經計劃好了。
按照公開的科學資料顯示,美國在2021年7月發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空間探測器,它於2022年10月到達迪迪莫斯雙小行星系統,然後進行分析,然後在2023年或2024年,歐洲航天局將發射“赫拉”空間探測器,它於兩年後進入迪迪莫斯雙小行星系統。觀察高速撞擊小行星後產生的影響,所以這項防撞擊專案世界已經啟動,但是能不能成功,暫時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只有在這次測 試之後,我們才知道結果,但是看到人類這方面的做法,也是給我們說明了,未來地球確實可能會面臨來自小行星的威脅,不然做這些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那我們地球有被撞擊過的小行星嗎?
根據科學記錄來看,確實在歷史上還是存在的,在2002年的時候,地中海地區發生了一次天體撞擊地球的事件,是一顆預估10m的天體撞擊。2013年的時候,俄羅斯發生了一次隕石雨事件,當時一顆隕石進入大氣層時直徑約15米,在天空中留下大約10公里長的軌跡,主要的碎片似乎擊中了切巴爾庫爾湖,該次事件中有1500人受傷,所以說確實波及範圍和影響大。
從這兩次的撞擊事件來看,人類進行防禦是必須進行的,不然未來還可能出現相應的事件,所以說小行星在未來的影響還是存在的,當然現在已經在行動,這一切的擔心問題將可能會被解除。
除了小行星之外,我們這裡也多說一句,那就是關於地球全球變暖的問題在現在也是非常嚴峻的,我們也看到了全球變暖帶來的一些不好事件發生,例如南極高溫,北極甲烷可能在爆發等,同時世界氣象組織也才釋出了預告說明,那就是全球變暖將可能影響2020年異常高溫的出現,大家準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