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3月3日釋出訊息稱,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十五月晝科學探測工作,進入第十五月夜休眠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3月2日凌晨4時、3月1日20時6分完成月夜設定,進入月夜休眠。本次月晝期間,著陸器工況正常,有效載荷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按計劃開機工作,地面接收科學探測資料正常。科研人員將在本月夜對接收到的探測資料進行科學分析,規劃下一月晝行駛路徑和探測任務。“玉兔二號”月球車則根據探測規劃路徑進行移動,累計行駛里程即將突破400米,目前達到399.788米。
第十五月晝期間,月球車根據探測規劃路徑進行移動,按計劃組織開展了有效載荷的開機探測工作,紅外成像光譜儀對巡視區月表目標礦物組分進行就位探測;全景相機對月表三維光學成像;中性原子探測儀開展中性原子的能量通量及成分等要素進行測量;測月雷達對巡視路線上月球次表層、月壤及月殼淺層結構進行探測。科研人員將在本月夜對接收到的探測資料進行科學分析,規劃下一月晝行駛路徑和探測任務。而在過去的兩天時間裡,“玉兔二號”的又一項重大發現頓時震驚了世界。
就在2019年9月1日
,美國太空新聞網傳出訊息表示,正在月球背面活動的玉兔二號傳回了一個關鍵訊息,發現一種顏色非同尋常的“凝膠狀”新型物質,這是47年來的首個新發現,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此次進入休眠期前,“嫦娥四號”傳回一組資料,揭開了與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並闡述了其作用與演化機制,堪稱全球航天史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發現。作為一個在航天領域上的後起者,中國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著實令人興奮。
據了解,此次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領導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是基於前兩個月晝期間500兆赫茲(MHz)的高頻通道雷達所探測的資料,研究團隊通過計算分析月球淺層物質的特性引數,包括電磁波在月表下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介電常數、密度、損耗角正切和鈦鐵含量等,並根據獲得的物性引數和雷達影象,沿著月球車行走的106米路徑,在深度40米範圍內,識別出3個不同地層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