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大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不勝列舉,但是為何人類卻一直無法找到外星生物呢?
1972年,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了“蓋婭假說”。該假說指出,生命和環境是相互作用、相互扶持的。沒有良好的環境作為支撐,生物很難生存和進化。同時,也正是因為生物的存在,讓環境變得更加具有活力、更加舒適。
之前就有科學家就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猜測:之所以找不到地外文明的蹤跡,不是因為距離過於遙遠,而是因為所有的外星文明都已經消亡!
科學家最近的研究顯示,如此強大的宇宙超級文明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智慧文明還未發展到“星際文明”階段就面臨自我毀滅的結局。
天體生物學家研究表明:生物的出現可以使得環境更加的宜居,這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過程,而我們發現的那些有過適合生命生存痕跡的星球,很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學者利用地球人口的增長模型,分析了假想的外星智慧文明的未來前景。結果發現,由於行星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鉅變,類似人類的外星文明要麼全面崩潰,要麼緩慢死亡,而順利度過難關的可能性極小。
對於地球文明來說,人類社會興旺發達的根基是大規模開發利用化石燃料,但對整個生態系統而言,我們索取的化石燃料並不是“免費午餐”,無節制碳排放的嚴重後果正在逐漸顯現,溫室氣體籠罩的“地獄星球”——金星或許就是地球的未來結局。
位於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就是一個文明“自我封印”的例子。專家估計,鼎盛時期的復活節島人口在1萬以上,擁有相當發達的文明。但由於修建和運輸巨型石像,島嶼的樹木遭到大量砍伐,環境的惡化最終一發不可收拾。當西方探險家登上覆活節島時,島上只有幾千人,生存條件也大不如前。
文明的進步是需要科學的,當科學遇到瓶頸,本土資源枯竭,文明還沒衝出本土發展出星際移民技術的話,那麼滅絕是板上釘釘的。
假如說科學不存在瓶頸的話,宇宙間的高等文明將數不勝數,但如果上面的假說真的存在的話,那麼這個宇宙就是孤獨的,沒有文明能夠衝出本土星球,最終結果都是滅絕。
即使外星智慧種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轉向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行星生態環境的逆轉也將突破臨界點,文明將在緩慢的煎熬中“慢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