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雖然我們常說地球經歷過5次大規模生物大滅絕,以及無數次小滅絕,但實際上每一次滅絕都會經歷非常久的時間,比如恐龍滅絕,就經歷了非常久的時間。

恐龍滅絕

據目前主流理論,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是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但在小行星撞地球的那一刻,其實並沒有太多恐龍滅絕。

根據科學家研究,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70億倍(廣島原子彈由於具有核輻射,所以當地生態很難恢復),由於巨大的衝擊力,造成了地球上海嘯、地震以及火山大規模爆發。

之所以衝擊力會引起這些地質災害爆發,是由於地球地質層決定的。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岩石層、軟流層、地幔和地核。其中軟流層對地球影響最大。

軟流層位於高溫流體的地幔與冰冷堅硬的岩石層之間,因此它呈熔融狀態的流體。

地球地殼分為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其中大陸地殼厚,但重量輕;而大洋地殼薄,但重量重。兩個地殼由於受力不均勻,因此會導致軟流層的物質會因受力不均勻而移動。

軟流層在流動時,會帶動上方地殼一起移動,因此會發生板塊漂移。大多數情況下,板塊漂移的速度比較慢,會形成小型地震或者火山噴發,有時地震震級非常低,人類常常感覺不到。

但是小行星撞地球產生的衝擊力,與板塊漂移形成的地質災害不同,小行星撞地球產生的衝擊力作用在地殼上,地殼在移動時會帶動軟流層移動,也會引發各種地質災害。

不管是小行星撞地球時直接造成的死亡,還是小行星撞地球引發地質災害造成的恐龍死亡,其實這些只會造成少數幾個品種會滅絕。其他物種的恐龍滅絕時間會再靠後一些。

食物減少而滅絕的恐龍

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后的幾十年裡,由於地質災害頻發,大量火山灰進入大氣層,阻擋了太Sunny線照射到地球上,會導致地球慢慢降溫。

由於氣溫降低,一些植物也會面臨生長緩慢,以及一些種子不發芽,這會導致食草恐龍的食物減少,一些體型較大,每天攝入植物較多的恐龍會首先滅亡,比如腕龍;緊接著一些體型適中的恐龍也會因缺乏食物而滅亡。

由於植物和食草恐龍都是食物鏈上的一環,當它們數量急劇減少時,以食草動物為食的食肉恐龍也會因缺乏食物而慢慢滅絕。

這裡注意一點,一些體型較小,攝入能量較少的恐龍可能會躲過這場危機,科學家研究發現,一些體重在0.5kg的恐龍可能並沒有滅絕,而是在之後的歲月中慢慢演化成其他物種,比如鳥類、蜥蜴等。

食物競爭失敗而滅絕的恐龍

有一些物種可能躲過了食物銳減的年代,但我們知道,地球上能夠供養的生物總量是有限的。比如說:100畝肥沃的土地能夠供養100頭牛。但環境惡劣時,100畝土地僅能供養10頭牛,其餘的90頭牛會在食物競爭中,因處於劣勢而死亡。

恐龍也是如此,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后,一些恐龍的食物雖然沒有滅絕,但由於與其他物種存在著食物競爭,處於競爭劣勢的恐龍會逐漸滅亡。不過這個時間比較長,大概幾萬年~十萬年左右。

總結

小行星撞地球的瞬間,可以導致極個別物種滅絕。小行星引發的地質災害會持續一段時間,地質災害會引發少部分物種滅絕。地質災害會導致地球食物鏈斷裂,一些倖存的物種會因為缺乏食物而大批滅絕。地質災害引起的全球變冷,會讓不適應嚴寒的恐龍物種滅絕。由於全球變冷,導致植物生長緩慢,一些恐龍會因食物競爭而滅絕。從小行星撞地球,到恐龍滅絕,大概持續了幾百萬年時間,大多數物種在災難爆發後的幾萬年內滅絕,一些倖存下來的物種演化成了今天的鳥類以及爬行類。

從以上可以看出,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小行星撞地球產生的衝擊力,而是它所引發的一系列災難,導致地球生態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

其實,即使沒有小行星撞地球,恐龍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滅絕,這是因為地球很快就會進入大冰期,大冰期內全球氣溫降低,也會引起地球生態環境發生重大改變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電磁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