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981年,天文學家羅伯特·科什納 (Robert Kirshner)在觀測星系紅移時,意外的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距離地球大約7億光年左右,有著一個直徑約2.5億光年的巨大“宇宙空洞”。

由於這個“宇宙空洞”從地球上看位於牧夫座區域,所以科學家們將其稱為“牧夫巨洞(Boötes Void)”。

“牧夫巨洞”的存在挑戰了人類對於宇宙起源的認知和理解。經過長時間仔細的觀察,“牧夫巨洞”中僅有60多個星系,而按照現有的理論計算,如此廣闊的區域應該至少存在著上萬個星系才對。

更主要的是,根據已經建立的模型來看,如果龐大的宇宙空洞是不應該出現的。大爆炸理論指出,宇宙誕生至今至少已經有138.2億年的歷史,並且每分每秒都在高速膨脹著。

按照宇宙的年齡計算,能夠形成的最大空洞應該是千萬年光年左右,而“牧夫巨洞”要比現代物理學認為的理論值大出十倍不止。

換句話說,宇宙中根本就不應該存在如此龐大的空洞結構,除非我們放棄現有的大爆炸理論,重新構築宇宙基礎模型。

為了合理解釋“牧夫巨洞”的存在,科學家們做出了許多有意思的猜想,比如有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由好幾個小空洞合併而成,就像一個個小肥皂泡合成一個大肥皂泡那樣。

還有的科學家認為“牧夫巨洞”只是“看”起來很空,實際上它的內部充斥著無法被裝置直接觀測到的暗物質。

然而,真正能夠合理解釋“牧夫巨洞”存在的,其實並不是“泡泡假說”和暗物質假說,而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或者說是卡爾達肖夫曾提到過的外星文明。

1963年,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卡爾達肖夫在研究類星體“CTA-102”時,曾認為它發出了外星人的訊號,繼而猜想宇宙中應該存在比人類先進百萬甚至上億年的文明。

為了更好地區分這些文明,他根據一個文明所能使用的能量量級,將宇宙中的文明分為了三個等級——I、II、III,而這種劃分等級的方法被稱為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

按照文學家卡爾·薩根的觀點,地球文明大約處於0.7級左右,距離一級文明還有不小的差距。

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認為,人類應該會在100~200年之間達到一級文明,幾千年之後變成二級文明,大約10~100萬年後會步入三級文明行列。

回到剛才的問題,為什麼說“牧夫巨洞”的形成可能和外星文明有關?因為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當文明可以將星光轉換為可用能量時,這個文明就能夠算是三級文明瞭。

此時,他們將會以一個驚人的速度擴張,並且認為這是避免文明滅絕的必要步驟。所以,或許正是因為他們的擴張以及他們對能量的渴求,這才導致這一區域內的行星消失,最終形成了“牧夫巨洞”這種不合理結構的出現。

卡爾達肖夫指數的提出是1964年,而“牧夫巨洞”是1981年被發現的,這似乎能從側面證明卡爾達肖夫的預見性。

與卡爾達肖夫指數同期出現的還有弗里曼·戴森提出的“戴森球理論(Dyson Sphere)”。

戴森認為,隨著自身技術的不斷髮展,所有文明對能量的需求都會穩步增加,如果人類文明能夠延續極長的時間,那麼總有一天對能量的需求會大到需要當前所在恆星系恆星的全部能量,此時就必須要建造一種能夠收集和攔截恆星全部能量的裝置,而這種裝置就是“戴森球”。

簡單來說,戴森球是技術文明對於能量需求而做出的必然選擇,戴森認為它能夠輔助人類在浩瀚宇宙中尋找外星文明,而且不同戴森球和它收集能量的能力,將對應於在卡爾達肖夫指數上的技術進步。

從戴森和卡爾達肖夫的理論中能夠看出,他們的推演都是建立在文明會隨著發展而表現出對能源或資源的無限渴求,而文明在發展過程中是不是真的會表現出這樣的渴求,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畢竟人類文明目前還很稚嫩。

值得一提的是,宇宙中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牧夫巨洞”這樣的結構,人類當前也正處於這樣的結構之中。換句話說,人類此時正處於宇宙中星系極度稀少的區域。

基於這個事實以及對“牧夫巨洞”的猜想,有人認為之所以找不到外星文明,一種可能是人類當前正處於宇宙中的“荒漠”,他們離我們過於遙遠。

另一種可能則是人類正處於一個三級文明的領地內,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他們不允許人類和其他文明進行接觸。

總的來說,在科學界沒有對這些“巨洞”給出合理且沒有異議的解釋之前,我們似乎並不能排除它們和外星文明之間可能存在的某種關聯。

與之相類似的,倘若我們無法用常規的物理學知識解釋UFO現象,那麼就不應該嘲笑那些堅信UFO與外星文明之間存在某種聯絡的人,不是嗎?

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關於火星,你還有哪些功課需要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