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摘自《人類未來》· 生物技術

2000年6月,在白宮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該專案宣佈完成。但到了2018年,基因測序成本已經降到100美元以下。很快,我們所有人都能輕鬆地進行基因測序,而這也帶來一個問題:我們真想知道自己是否攜帶了某些增加特定疾病風險的基因嗎?

不過還有一項進展值得關注—合成基因組的速度變得更快、成本變得更低。

早在2004年,人類就已經合成了脊髓灰質炎病毒——這是一種預兆。到2018年,這項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事實上,克雷格·文特爾,美國生物技術專家兼商人,正在研發一種基因合成裝置。它其實是一種基因編碼的3D印表機,哪怕只能複製短基因組,也會有許多用途。

疫苗“程式碼”可以透過電子方式傳送到世界各地,這意味著,為了對抗新的流行疾病而研製出的疫苗,能夠在全球迅速傳播。

人們通常會對“違背自然”的創新及其風險感到不安。例如,疫苗接種和心臟移植都曾引發過爭議。近來的關注焦點則是胚胎研究、線粒體移植和幹細胞。我之前曾密切關注英國的一場辯論,它促進了一項法案的出臺:允許對14天以內的胚胎進行實驗

這場辯論組織得很好,過程中,研究者、議員和廣大民眾進行了建設性的接觸。反對觀點來自天主教會,他們的一些代表分發小冊子,將14天的胚胎描述為成型的“人類”。

科學家們適當地強調了其中的誤導之處:這種早期胚胎實際上僅是微觀可見的,而且只是尚未分化的細胞群。不過,更加老練的對手會迴應說,“我知道,但他依然是神聖的”,而科學對此無法反駁。

相比之下,關於轉基因作物和動物的辯論,在英國處理得不太好。甚至在公眾充分參與之前,孟山都家大型農業化學公司就已經與環保主義者完全對立了。

孟山都被指控剝削髮展中國家的農民,逼迫他們每年購買種子。而更多的公眾則受到報紙發起的運動影響,反對“弗蘭肯斯坦食品“。當我們得知科學家可以“創造出”能在黑暗中發光的兔子時,我們會感覺到“不快”,那是許多人對馬戲團虐待動物的行為感到厭惡的升級版。

儘管轉基因作物已經被三億美國人消費了整整十年而沒有產生明顯的損害,但在歐盟內部,它們依然受到嚴格的限制。

不過人們確實擔心核心作物(小麥、玉米等)基因多樣性的減少,可能會令全世界的糧食供應更容易受到植物疫病的影響。

8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重磅發現胰腺癌新靶點--有望開發CAR-T細胞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