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宇宙大爆炸”一詞,卻一直挑戰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已故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曾經寫過一部科幻小說——《黑雲壓境》。
雖然故事情節不算是一流,但是描述了一種完全在太空生存的生命——智慧星雲,這些智慧星雲來到太陽系,給人類文明帶來致命打擊。
那麼有可能存在一種生物,它們不需要以任何行星或恆星為家園,自由“行走”在太空中嗎?
其實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科學對於“生命”的定義仍然不是特別的明確,我們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其它的生命形式。
我們所了解的是複雜的碳基生命,這些生命使用水作為反應介質,但是其它的呢?沒有人知道。
在這裡我只能給出自己的答案:不可能存在。
但誰也不能絕對肯定,只能以現有已知的以化學為基礎的生命必要條件是什麼,再結合現代物理學關於太空的條件,得出真正生活在太空中的“動物”是很難形成和存在的。
物質和能量很難在太空得到
假設該生命以物理和化學為基礎,那麼它就必須要兩樣東西:原子和能量。這是最基本的,要不然任何化學物質都不可能存在。
圖為:地球生命難以在太空中生存
原則上,我們可以想象生命在星系空間(如在太陽系內)中,圍繞在恆星的軌道上進化,但是仍然存在物質的問題。
地球大氣層大約每立方厘米有10^19個分子(主要是氮和氧)。我們最好的真空實驗室可以降到大約每立方厘米10^12個粒子,大約是大氣的千萬分之一。
在月球上,也有微弱的氣體懸浮在其表面,大約是10^6個粒子,比我們實驗室裡的真空稀薄一百萬倍。
但是,星際空間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個粒子,通常是一個氫原子。雖然有些星雲的密度稍高一些,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幾乎什麼也沒有。
這是由於重力是偉大的物質濃縮器,是重力讓許多粒子聚集在一起,從而能夠相互作用。
在完全失重的太空中,很難將足夠多的物質長時間聚集在一起,更不用說那些複雜到足以維持生命的物質了。
現在,我們可以試著把它拼湊起來,想象生命在小行星或小衛星上發展,有足夠的引力慢慢地吸引原子,但又不足以讓生物逃脫。
如果這些生物在微重力環境中進化,沒有可感知的大氣,它們可能在太空中生存,但還有其他潛在的問題,比如生命可以在沒有液態介質下進化嗎?
沒有液態就難以維持化學反應
如上所述,也許某些種類的生命可能具有在太空中生存的“孢子”,但無論一個生命的構造如何,在太空中進行生命正常的化學反應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首先,生命似乎需要液體。光靠氣體(或等離子體、電場等)本身無法維持任何一種持久的結構,而固體根本不能促進生命所需要的那種複雜反應。
在整個宇宙中,液體都是相當罕見的。銀河系中的大部分物質,要麼是熾熱的離子化的等離子體(如在恆星中),要麼是在極冷的星際空間深處凍結的堅硬物質。
當然,我們可以想象其他的生命形式,但就地球生命而言,“液態”是必要條件,生命存在的方式很窄,因為它需要一些必要的化學反應。
另外,在宇宙中,不論什麼化學形式,允許各種有序的常規的相互作用條件都非常罕見。
圖為:燦爛太空條件卻惡劣
星際空間條件惡劣
在宇宙空間中不是太冷就是太熱,充滿了各種輻射和灼熱的宇宙射線,這些能量能夠維持生命嗎?答案是:也很難。
在地球上,我們生活在一層溫暖的空氣之下(由於重力的限制,空氣本身就是一種流體),而這層空氣,連同我們的海洋和湖泊,使太陽輻射的通量受到控制。
陸地上的光合作用幾乎驅動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直接或間接),而它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太陽輻射並不是特別強烈。
即使是在地球這樣的距離,暴露在太陽未經過濾的射線下,也可能導致幾乎所有生命死亡。
相比之下,一個漂浮在外太空的生物,它們必須能夠吸收某種可用的能量,並將其轉化為其功能所必需的形式。
但是,想要吸收這些能量就會受到這些能量的威脅,它們將會不斷地受到周圍所有恆星的突然爆發威脅,生命幾乎不可能在這種不穩定的條件下進化。
最後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外星生命,有些能在真空中存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震撼。
無論如何,真正生活在太空中的“動物”確實難以想象,但大自然做了很多我們很難預測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能說某某事情是不可能的。
也許這種生命真的存在,它們的DNA適應了嚴酷太空,只是沒有書中所描述的那樣像“太空牛群”一樣,而是像“太空水母”呢,至少現在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