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過去由於前人對原子結構的曲解,使得後人在這個前人所設定的前提下固化了對事物認知的思維模式,以這個前提為基礎去認知事物,怎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過去人們認為把質子放進原子核中以抵消圍繞著原子核高速運轉的電子所產生的離心力就能形成一個平衡結構,其實這樣的解釋是漏洞很大的,其一這個平衡的力是哪來的?什麼樣的物質在發力人們不知到,其二是中子也參與了這個平衡,參與了平衡就必然要發力,那麼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這些問題還沒解釋通,人們就把它當成了認知事物的前提基礎,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啊!目前人們對很多物質現象很茫然和不能解釋都是這樣造成的。

我認為任何事物所呈現的現象都是組成事物的最小單元的本能造成的,最小單元不具備的性質的現象是不會出現的,這就是我認知事物的立足點或者說是認知基礎。

透過以上分析,人們首先可以認識到原子結構是一個力的平衡結構,而且力是原子內小微粒的本能,它是原子內小微粒本來就具有的屬性,那麼剩下來的就是什麼樣的物質本來就能發出力的問題了。

以我所認為的任何事物所呈現出的現象都是由組成事物最小單元的本能所造成的理論為基礎去認知事物,人們從宏觀上透過磁鐵很容易推斷出原子就是一個磁力的平衡結構,原子就是由小磁體組成的磁力的平衡結構,這樣人們就可以把對事物的認知統一到對磁鐵和力的認知上。

實際上,人們利用磁鐵和線圈發電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發電實際上是磁鐵磁極的改變發出的力作用於線圈原子中的小磁體使得磁極位置的改變所形成的,過去人們不能理解都是由於對事物認知基礎的錯誤所造成的!!!

7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珍曉推科普「第178期」氣候變化能逆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