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有木星那麼大,可能地球無法誕生生命。
引力在天文學中,有一句話叫做品質為王,在宇宙中,天體的品質不僅會決定它成為一顆恆星還是行星,甚至還決定著恆星和行星的最終歸宿。
之所以品質如此重要,是因為品質關乎著引力大小,當天體的品質超過太陽品質的7%,該星球就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發生核聚變反應。如果品質越大,引力就越大,那燒的也就越快;如果品質越小,引力就越小,由於引力不夠大,這類星球可以持續“燃燒”上千億年,目前第一代褐矮星從宇宙誕生之初到現在還沒有燃燒殆盡。
木星的品質沒有超過太陽品質的7%,引力不夠大,無法發生核聚變反應,所以木星是行星。
但是,木星是氣態行星,地球是類地行星。人類無法在氣態星球上生存,因此如果把地球的體積擴大到木星那麼大,而密度和今天一樣,那麼地球的品質將會達到現在品質的1413倍,也就是8.4415446 *10^27公斤。
該品質非常接近於太陽品質的7%,雖然引力還不夠大,無法點燃核聚變,但此時人類不可能在此生存,因為引力過大,就連空氣都無法漂浮在空中,而是緊貼在星球表面。
不僅是空氣,就連人類也無法直立行走,由於引力巨大,人類的脊椎以及骨骼都可能被壓塌,並緊貼在星球表面。
小行星撞擊更頻繁如果地球真的有木星那麼大,並且還是類地星球,那麼地球將會遭受更大規模小行星撞擊。這是因為引力是有方向的,愛因斯坦把引力稱之為“時空的彎曲”,品質越大的物體,對時空的彎曲度就越大。
從二維的角度來看,地球之所以圍繞著太陽轉動,是因為太陽彎曲了周圍的時空,而地球只是沿著測地線在運動。
月球之所以圍繞著地球轉動,也是因為地球彎曲了周圍的時空。如果月球的品質比地球大很多,那麼很可能是地球圍繞著月球轉動。
如果地球的體積有木星那麼大,而且也是類地星球,那麼地球的品質將會是現在的1413倍,那麼對時空的扭曲程度也相當於現在的1413倍。
受時空彎曲的影響,小行星將會脫離小行星帶,跌入地球的軌道之中與地球相撞。到時候地球會更頻繁發生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災難。
我們知道,上一次的地球霸主恐龍,就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如果地球上經常遭受小行星的撞擊,那麼人類可能根本不會誕生。
海洋沒有潮汐變化地球上的海洋之所以有潮汐變化,是因為月球提供的引力。我們知道,引力是有方向的,地球提供的引力向下,而月球提供的引力向上。
海水受力的作用,哪裡受力多,就往哪裡匯聚,因此與月球正對的一面以及另一面都會形成高潮,而兩端則會形成低潮。隨著月球的不停轉動,地球上的海水也在低潮與高潮中不斷更迭。
如果地球有木星那麼大,那麼地球的引力也將會變得非常大,到時候海水就會無法流動,也無法形成海洋潮汐變化。
如果地球面積擴大,但品質沒有變大如果地球面積擴大到木星那麼大,但是品質沒有變大,那麼地球上的物質不足以維持地球成為類地星球,而是氣態星球。而人類無法在氣態星球上生存。
如果地球面積擴大到木星那麼大,其他一切條件都與地球相同,雖然這是不可能的是,但我們不妨可以設想一下。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地球的乾旱面積將會增加,無人區、荒漠、沙漠面積將會進一步擴大,而沿海地區會遭遇更頻繁的下雨。
這是因為來自海洋的水汽,無法長途運輸水汽,因此越靠內陸降水越少,越是沿海地區降雨越多。適宜人類生存的空間會相應縮小。
總結在太陽系中有三顆位於宜居帶上的星球,但它們都沒有誕生生命,可想而知並不是任何一個星球位於恆星系的宜居帶都能夠誕生文明。
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文明,其實和地球的大小、品質、位置以及地球的自然條件等因素有關,這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髮生變化,地球上都無法誕生生命,更無法誕生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