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近日,超級月亮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吸引了眾多天文攝影愛好者,沒有望遠鏡的網友們也紛紛用手機記錄這一瞬間。而適逢其時,也是在超級月亮出現的同一天,科學家們關於月球起源的研究獲得了新的進展。

當地時間3月10日,據英國《每日星報》訊息,科學家們發現一顆巨大行星的痕跡,一些證據表明,該行星或許正是數十億年前幾乎毀滅地球並促成月球形成的關鍵。

說到月球的起源,天文界一直存在著很多說法,但在潮汐、同源、俘獲等數種推論裡,大碰撞分裂說(Giant Impact Hypothesis)是迄今為止最被廣為接受的一種理論。碰撞分裂說解釋,大約在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從天而降,與新生的地球相撞。這種結合一方面為地球創造了繁衍生命的條件,而另一方面,撞擊產生的大塊碎片最終形成了月球。該天體被命名為“忒伊亞”(Theia)。

據報道,此次阿波羅宇航員從月球岩石上發現了忒伊亞的殘留碎塊,科學家們隨後對其做了分析。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該模組能夠解釋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樣品的最新觀測結果,其中包括月球相對於地球的低鐵含量,揮發物的消耗以及難容元素的富集。同時可避免之前的月球起源理論的大多數陷阱。”

目前,雖然忒伊亞碎塊的發現這一重大突破,但科學家們尚未完全確定月球的起源。眼下他們正在進行進一步研究和分析。有一位科學家表示,或許需要另一次登月之旅,才能真正發現並確認月球的起源理論。

(圖源網路)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33名科學家認為,章魚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在5.4億年前來自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