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訊息稱,博爾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低成本可穿戴裝置,該裝置可以將人體變成“電池”,並且該裝置有足夠的延展性,可以像戒指、手鐲或者其他與面板接觸的穿戴裝置一樣佩戴,該裝置原理是利用人體的熱量,透過熱電發電機將這些熱量轉化為電能。
其中一名研究人員說,研究小組希望在不需要電池的情況下為可穿戴電子裝置供電。該專案的研究人員已經能夠為每平方釐米的面板產生大約1伏特的電能,這比大多數現有電池產生的每平方釐米的電壓要低。雖然產生的電壓相對較小,但研究小組表示,這足以為手錶或健身器材等電子產品供電。
其實以前也有過其他研究機構開發的可穿戴熱電裝置,今天聊的這套裝置比之前其他機構更加先進實用一些,因為它在損壞的時候可以實現部分自我修復,完全可以回收利用,這種設計使得整個系統可以拉伸,而不像此前其他類似裝置那麼易碎。使用該裝置,當人體的熱量被捕獲之後,裝置將持續運轉。
如果需要增加這種可穿戴裝置的發電能力,需要增加更多的發電機來實現,這意味著更小的單位元可以組合成比較大的單元,有點像大家玩積木的感覺。這種裝置還具有很好的彈性,如果裝置被撕裂,如果核心部件損壞不嚴重的話,可能會被捏在一起,可以繼續使用。
還有一大特點是,如果該裝置的原材料壽命耗盡時候可以將其浸入一種特殊的溶液中,該溶液將分離電子元件並溶解樹脂材料,從而進行重複利用。研究人員表示研究這套裝置的目標是要使最終的裝置足夠便宜,並且足夠環保。其實對於我們使用者來說,對此最想說的是“這裝置啥時候能應用到量產產品,到時候會定價多少錢”,你覺得呢 ?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