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對於我們來說,地球很重,它的品質為5.97億億億千克。那麼,如此重的地球是怎麼懸浮在太空中的呢?什麼力量在託著地球不往下掉呢?

宇宙中的方向

首先,宇宙中沒有絕對的方向,並不存在所謂的上方和下方。天體分佈在宇宙空間中,不存在絕對參照系,所以天體的方位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可以認為地球處在太陽的“下方”,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認為太陽處在地球的“下方”。

地球上的方向

在地球上,我們會感受到方向,是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物體都會受到朝向地心的引力,這個方向正是我們所熟悉的“下方”。由於地球是個球體,所以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下方”並不一致,但都會指向地心。

對於太空中環繞地球運動的宇航員,他們沒有上下方向的感覺,因為他們處於失重的狀態。如果宇航員處在密閉的太空艙中,他們無法分辨出哪個方向是“下方”,或者地球在哪個方向。

地球的“下方”

雖然宇宙中沒有絕對方向,但在某種意義上能夠定義出地球的“下方”。太陽的品質遠超地球,前者是後者的33.3萬倍,太陽強大的引力無時無刻不在試圖把地球吸引過去,我們可以認為太陽引力的方向是地球的“下方”。

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地球不會掉進太陽中?”

雖然太陽的引力持續施加在地球上,但地球並不會被吸引過去,因為地球不斷環繞太陽旋轉,可以抵消引力作用。關於這個原理,可以用“牛頓大炮”來作說明。

牛頓大炮

試想一下,在地球上沿著水平方向發射出一枚炮彈,其飛行距離會隨著初速度的增加而變遠。由於地心引力的存在,炮彈最終會掉到地上。但如果炮彈的初速度足夠高,由於地球是個球體,表面是彎曲的,炮彈能夠飛得足夠遠,避開地表,不會落到地上,從而會繞著地球旋轉。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炮彈會成為地球的衛星,一直環繞地球運動。這個足夠高的初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大約為7.9公里/秒。

只要有足夠的速度,物體就能環繞地球運動而不會被引力吸引到地表。距離地表越遠的地方,所受的地心引力越弱,所需的環繞速度越慢,例如,400公里高度(大部分載人飛船軌道)的軌道速度為7.7公里/秒,3.58萬公里高度(地球同步軌道)的軌道速度為3.07公里/秒。

同樣地,地球以大約30公里/秒的速度繞著太陽旋轉,這個足夠快的軌道速度能夠使地球免於掉進太陽中。地球的軌道速度來自於46億年前原行星盤中的微行星,由於角動量守恆,並且太空幾乎真空,地球才能不斷環繞太陽旋轉。

銀心參照系

如果以銀河系中心為參照系,不僅上下方向看起來會發生變化,而且地球的運動方式看起來也會變得不同。地球環繞太陽的軌道平面與銀道面的夾角為60.2°,銀心的方向成了“下方”,那是銀河系中所有天體的共同質心所在之處。太陽不會掉進銀心中,也是因為太陽以220公里/秒的軌道速度在星際空間中快速穿行。

另一方面,地球在銀河系空間中的運動看起來並非是橢圓形。由於跟隨太陽環繞銀心運動,地球的運動軌跡是螺旋形的。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真實比例的太陽系,非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