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類尋找新能源是為地球的未來提供更多選擇,那麼在宇宙中尋找下一個“地球”或許就是給人類的未來提供備選出路。就在2月,NASA宣佈再次發現了一顆與地球近似的行星,並推測其星球表面可能存有液態水,由於他處在宜居帶,這樣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很快成為了科學家界討論的焦點。
地球大小?宜居帶?毫無疑問NASA的新發現是一個特殊的世界,而且很有希望發現生命。這顆行星名為Toi700d圍繞一顆編號Toi700的恆星執行,由系外行星測量衛星由TESS發現的。
Toi700d的宿主恆星是一顆紅矮星,距離地球大約有100光年。其品質、大小約為太陽的40%,溫度只有太陽溫度的50%。TOI700d則是圍繞TOI700恆星運轉的三大行星之一,是最外層的那個。大約37個地球日環繞宿主恆星一週,這意味著37天過一次年?而另外兩顆——TOI700b、TOI700c行星圍繞恆星公轉一圈的時間分別是10個地球日和16個地球日,但他們都不太適合人類居住。
其中TOI700c還是一顆氣態行星。相比之下TOI700d的條件要好得多。它只比地球大了20%左右,而且從宿主恆星接收到的能量與地球相似,大概相當於地球從太陽接收能量的86%,而且具有潮汐鎖定的特徵。這也就意味著,他的某一面總是在白天,類似於月球,永遠以同一面朝著恆星。所以很可能不會存在晝夜交替,也不會有春夏秋冬,也就是說這顆行星的氣候和地球完全不同。雖然存在誕生生命的條件,但也只是位於宜居區域,並不一定完全適宜生存。
另一方面,這顆行星的大氣構造也和地球不同。科學家們做了不少模擬實驗,有些顯示出這顆行星表面被海洋覆蓋,外圍大氣層則是密集的二氧化碳主導,類似於火星早期的大氣層。有些則顯示出這顆星球乾燥無雲,具體它的氣候如何,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觀測和計算。
這裡說一個在發現TOI700d的過程中的小插曲,TOI700恆星在最早被發現之時,NASA的科學家認為和太陽更相似,並錯誤地將其在TESS資料庫中被歸類為“近似於太陽”。而這個錯誤意味著這顆恆星看上去比實際要更大、更熱。但與TESS小組成員一起工作的一名高中生Alton Spencer在和幾位研究人員操作時發現了這個錯誤。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Emily Gilbert表示“當我們修正了恆星TOI700的引數之後,其尺寸減小了”。這讓我們意識到最外層行星的尺寸大概和地球尺寸相同,並且位於宜居區域。除此之外,在11個月觀測資料中,我們都沒有看到恆星產生耀斑。這大大增加了TOI700d適宜人類居住的機會,並使我們對大氣和地面狀況的建模變得更加容易。
其實這些年來,人類已經發現了多顆超級地球,但是至今為止,所有發現的這些超級地球要麼被證明是無法維持生命的,要麼就是距離太遠,以我們目前的科技過去要成千上萬年甚至更久。但是這裡小編想說,尋找第二個地球不是為了讓我們這一代去移民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現在幾乎所有天文學上的積累和觀測資料我們短時間都沒有辦法利用,尤其是太陽系以外的資料,我們更是隻能放在紙上研究。但是我們做出的努力並不是只為了當下。
舉個例子,牛頓研究出萬有引力並不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就進入太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是到了現在才有了實際應用。
- 天體接近警報響起!NASA:今日有5顆岩石到來,地球有兩次潛在威脅
- NASA在南極拍攝到奇怪建築群,超500萬平方公里,這究竟是什麼?
- 災難!NASA發現3顆太空岩石衝向地球,人類會受到影響嗎?
- 不打算回地球了嗎?科學家重啟“很黃很暴力”的“核動力飛船”!
- 地球還會進入小冰河?NOAA:4月太陽活動可能進入第25個週期
- NASA發現太陽附近有不明物體,尺寸大如地球,疑吸取太陽能量
- 一封時隔27年的天外回信,帶你揭祕奇爾波頓麥田怪圈的祕密
- 呼嘯而來!一塊4公里寬的岩石本月將飛過地球,NASA:預計4月29日
- 全球變暖將停止,大範圍開始降溫了?科學家:將會冷得離譜!
- 隕石中發現超導體,蛋白質核糖DNA結構,人工合成元素“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