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已經被世界上許多試驗室證實,許多科學家認為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是近幾十年來科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雖然人們對其確切的含義目前還不太清楚,但是對哲學界、科學界和宗教界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產生了重大的衝擊。

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表明,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是有嚴重缺陷的。從笛卡兒、伽利略、牛頓以來,西方科學的主導世界觀是,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機器,沒有意識,沒有目的,宇宙的組成部份相互獨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受到時空的限制(即是局域化的),可以通過研究個體來認識整體,整體是個體之和。現代科學是實證科學。實證科學就是在這種世界觀的前提下發展的,把物體分割成越來越小的個體,認為通過研究這些個體就可以認識整體。典型的例子是機械製造,一個機器的整體就是所有零件之和。實證科學甚至把人也當成象機器一樣來處理,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量子糾纏證實了愛因斯坦不喜歡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量子糾纏超越了我們人生活的四維時空,不受四維時空的約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層次的內在聯絡。 量子非局域性表明物體具有整體性。簡單地說,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屬於一個系統中的兩個物體(在物理模型中稱為“粒子”),如果你把它們分開了,有一個粒子甲在這裡,另一個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遙遠(比如說相距幾千、幾萬光年)的地方。如果你對任何一個粒子擾動(假設粒子甲),那麼瞬間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應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瞬時的,超越了我們的四維時空,不需要等到很久訊號傳遞到那邊。這邊一動,那邊不管有多遙遠,立即就知道了,即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立即影響到很遠的地方。這說明,看起來互不相干的、相距遙遠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絡。 非局域性表明物體之間存在現代科學還認識不到的內在聯絡,所顯示的整體性大於組成整體的個體之和,這和實證科學的假設相牴觸。所以有個說法,現代科學是見點不見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中國傳統哲學、科學、醫學都具有整體性的觀點。 量子糾纏表明了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物體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絡,整體大於個體之和,這使得實證科學的基點是錯誤的,西方主流世界觀有嚴重的缺陷。

為理解人的意識對自身的影響,多年來,科學家不斷從解剖、神經生化甚至量子物理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研究。最近,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費希爾教授提出,大腦中可能在利用核自旋進行著量子處理。根據這一理論,小分子和離子會迅速與周圍的液體環境糾纏,因此不能在巨集觀時間尺度保持量子相干,而核自旋與環境的連線很弱,有可能延長其相干時間。相干持續時間取決於元素種類及其自旋量子值,這樣看來,具有最佳相干時間的元素是一種理想的“神經量子位元”。

在費希爾的理論中,一種叫做“波斯納”的磷酸鹽分子很適合充當量子位元儲存器,其能維持的相干時間可能達到幾天。量子處理的核心是量子糾纏,酶催化反應會破壞焦磷酸鹽離子,產生兩個磷酸鹽離子,形成量子糾纏對,可作為量子位元。這種磷酸鹽對和細胞外的鈣離子結合形成波斯納分子後,仍會保留核自旋糾纏。

這個理論為我們理解人的意識對自身的影響提供了重要幫助。過去我們曾說過良好的情緒、意識對身體的積極作用,但更多是將它作為一種心理暗示,而量子層面的研究表明,這種作用機制有著堅實的基礎。

此前日本也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心理狀態對基因的影響,進而如何改變疾病。研究物件為兩組糖尿病 患者。研究期間,參與者持續使用藥片來控制血糖值。接下來,一組受試者觀看一個小時的喜劇表演,而對照組則觀看一場沉悶的講座。結果顯示兩組受試者的測量值有顯著的差異。起初研究人員認為第一組血糖降低是因為當他們大笑時,收縮腹肌和橫膈肌所致。

然而進一步的基因檢測發現,這些糖尿病患者僅僅因為看著喜劇表演笑,就已經改變了二十三個不同的基因表現。他們高昂的心理狀態明顯觸動大腦傳送新訊號到細胞,啟動了這些基因的活動,讓身體自然地開始調節處理血糖的基因。該研究清楚顯示,我們的情緒可以開啟一些基因序列,並關閉其他的基因。僅僅靠一個新情緒就可號令身體,改變內在的化學反應,從而改變基因表現。

有時候,基因表現的改變可能會很突然或很劇烈。比如有人在極度緊張的情況 下,頭髮可以一夜變白。或者,當你內心反覆預演某個事件,你就會在該事件正式發生前有親歷其境的感受。總之,通過大腦神經系統的量子場,我們的情緒、意識可以將身體調整為適應新的心境,因而以新方式號令基因碼,甚至有可能一定程度上重塑頭腦與身體,形成新的基因表現。

過去,我們曾說境由心生,但這更多的是從純心理的角度闡述這一問題。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和深入,在量子領域,人們不斷髮現這一切有著現實的科學基礎。

量子糾纏在遠端療愈中的運用

量子糾纏是指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這種影響不受距離的限制,即使兩個粒子分隔在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兩端,一個粒子的變化仍會瞬間影響另外一個粒子。量子糾纏的作用速度比光速還快。最近完成的一項實驗顯示,量子糾纏的作用速度至少比光速快10,000倍。這還只是速度下限。根據量子理論,測量的效應具有瞬時性質。儘管二者之間沒有作用力、滑輪或電話線之類的東西相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彼此溝通。這真是詭異至極啊!

在此基礎上,又有人提出了超距作用,即不相鄰的物質之間,不通過相互之間的其它物質的傳遞直接產生的相互影響,即為超距作用。其基本方式是:此處的物質排列組合方式發生變動,那麼會對非相鄰的彼處的物質排列組合方式產生影響。

那麼,我們如何把量子糾纏中的超距作用運用到遠端療愈過程中呢?這首先需要療愈者和被療效愈者調整自己的頻率,進入到非物質實體的能量振動場中。根據神經神學的觀點,在人處在不同狀態下,大腦的波動頻率是不同的。在β頻率下(意識層面),頭腦以語言文字思考,也知道當腦波頻率慢下來到α/θ狀態時,頭腦的思考方式是影象式的。只要你處在α/θ狀態(無意識層面),就會持續被療愈,被更新,同樣的,也是在這種狀態下,療愈能量在兩個人之間的流動最為快速。

透過腦中的視覺想像,人類能夠將意識投向到宇宙中任何他們想要的地方;同時,透過精神投射,可以修改物質層面的實相,只要先透過視覺想像在精神層面創造出新的實相;此外,視覺想像的能力讓人得以集中精神(療愈)能量給需要療愈的人。

當一個人與療愈的源頭調和時,療愈就會在無意識中發生。自我(意識心智的作用)會阻礙這份和諧,為了開啟療愈能量之門,治療者必須讓自我退位,唯有這樣和諧才能夠建立。和諧的境界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治療者的臣服,因為他把自己放到一旁,把空間讓給“自性”(高我)。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或能解決高溫超導、量子場論!哈密頓力學成功在量子模擬器中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