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五次生物大滅絕自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以來, 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並非一帆風順,其中出現了五次影響遍及全球的生物大滅絕事件。

第一次,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種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在大約4.4億年前,現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彙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 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壞了,導致了85%的物種滅絕。

第二次, 在距今約3.65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 歷經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第三次,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 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 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 , 讓位於新生物種類, 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 也沒有使生物演化程序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科學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陸漂移, 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 那時,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的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 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後,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也二氧化碳 。 大氣中氧的含量有可能減少了這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 隨著氣溫升高。 海平面上升, 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 海洋裡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第四次,距今1.9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估計有76%的物種,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這次滅絕中消失。 這一次災難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誌,只發現海平面下降之後又上升了,出現了大面積缺投氧的海水。

第五次,距今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在五次大滅絕中,這一次大滅絕事件最為著名,因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而聞名, 海洋中的菊石類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貢獻在於消滅了地球上處於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 併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後登場提供了契機。 這一次災難來自於地外空間和火山噴發,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一次或多次隕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態系統的崩潰。 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以至於Sunny不能穿透, 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這種黑雲遮蔽地球長達數年之久,植物不能從Sunny中獲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被破壞了,大批的動物因飢餓而死,其中就是恐龍。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落入黑洞是不是一定會死?科學家推測:掉進黑洞有可能迎來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