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科研成果”在Cell發表,人類到底從何而來?
一直以來,對於人類的生命起源,有著各種說法。有人說是地外生命,有人說是從猿到人……
那麼,人類到底從何而來?西工大的重大科研成果,很可能給出實錘。
近期,西北工業大學的重大科研成果,首次以第一署名單位在《細胞》(Cell)上發表。此次事件標誌著西工大在生命科學領域基礎研究方面邁出重大進步。
在學術界,有這樣的論斷:包括人類在內的陸生脊椎動物(也稱四足動物)的祖先是由魚類在4億年前由海洋向陸地進化而來。目前,已知現在還在活著的四足動物的魚類近親是肺魚。不過,在水生到陸生轉變的這一過程,還需要完成呼吸系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等多個方面的生理和形態革新。
那麼,從魚到四足動物,進化改變的遺傳創新基礎是什麼,也一直在科學界是一個急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國際著名學術刊物Cell此次發表的2篇論文,系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聯合國內外合作者完成。其中第一篇論文“African lungfish genome sheds light on the vertebrate water-to-land transition”的第一作者單位是西北工業大學,第一作者是西工大王堃副教授,王文教授和邱強教授分別是論文的第一通訊和共同通訊作者,研究生朱成龍和博士後任彥棟是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第二篇論文“Tracing the genetic footprints of vertebrate landing in non-teleost ray-finned fishes”王堃副教授和王文教授分別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開發的兩個基因組解析軟體,也正在成為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通用軟體,我國在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影響力也因此進一步擴大。而本次研究成果,將對動物適應進化機制及其仿生應用研究,乃至探究人類相關器官的發育以及疾病的機理方面均有重要意義。
那麼,從魚到人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美人魚呢?或許,這可能也只是科幻中的故事吧!
而西北工業大學這所高校辦學實力很強,該高校地處陝西西安,是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也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不過,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成為了西北工業大學的異地校區,佔地1780畝,將於2021年6月完成一期校園建設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在校學生數達10000人,教職工2500人。
而這次異地辦學,也是西北工業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戰略部署。
眾所周知,西安本地有著大量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但是因為西安經濟發展與南方同體量的城市還有不小的距離,許多高校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經濟發展的影響,而此次西北工業大學的走出去,也算是西北工業大學爭取更多資源支援的一個不錯的選擇。近年來,西北工業大學立足自身發展特色,基礎研究不斷增強,新興交叉學科也不斷湧現。相信,未來西北工業大學會藉此機會,科研水平也會得到跨越式發展。
當然,隨著西安經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也相信西安本土的高等教育資源,也會進一步提升,許多高校也會獲得更多的支援,進而可能會從本地高校中成長出一批優秀的高等院校。
不得不說西北工業大學已經揚帆起航,那麼作為老牌理工類院校的西安理工大學,或許也應該將目光放長遠一些,是否能夠集思廣益,與南方製造業密集的城市合作,也能夠實現異地辦學,解決長期以來,經費不足的問題。也許,走出去,不僅僅是西北工業大學這類學校需要走的路,也算是為西安雙非高校提供了一條解決經費不足的新思路。
那麼,“美人魚”是否真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