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宇宙充滿了驚奇,大自然呈現給我們的現象撲朔迷離,我們尋找萬物的規律,想要解開這一切的謎題。

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千變萬化的大自然規律,我們仿如初生的嬰兒,既充滿好奇,又心生畏懼。而這,皆源於我們對未知事物的未知。隨著人類對宇宙的不斷探索和了解,對大自然規律的不斷掌握和運用,人類在探索宇宙萬物的過程中逐漸變得勇敢自信,相信自己終有一天可以解開宇宙萬物奧秘,成為大自然的主人,成為宇宙的主宰者。

如果有人說,未來人類一定可以超光速在宇宙中恣意穿梭旅行,你會相信嗎?

“不可能!”一定會有一大半的反對聲迎面撲來,“還超光速呢,能達到光速99%都算你牛!哼,一定又是個科盲,沒讀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這就是科學的壁壘——總是習慣於用固有的舊知識理論體系,去衡量定奪變化中的新生事物,又怎能發現新的規律,突破科學瓶頸口呢?

曾經,有人看著世界地圖突然驚呼道:“這些大陸島塊的凹凸海岸線,很多都像拼圖的碎片一樣,彼此如此驚人地吻合,它們曾經一定是一副完整的拼圖,後來被某種力量強制分裂成了現在這樣。”當時“不可能”的反對聲,就像現在反對超光速是不可能的一樣,瞬間將那個發現者給淹沒了。但是現在我們知道,地殼運動就有可能導致大陸板塊被撕裂漂移。

曾經,人類一直相信地球是平的,被幾隻大龜馱著。當有人根據船帆和夜晚的星星推測地球應該是球體時,也是被“不可能”壓得喘不過氣來。而現在,如果聽到有人說地球是平的話,毋庸置疑,情況肯定要反過來了。真是世事多變又難料,不是嗎?

曾經,有人提出“無線電理論”、“火箭原理”、“原子彈理論”、 “人造衛星”、“登月計劃”等都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被打上“不可能”的標籤。更不用說千里眼(相當於現在的望遠鏡)、順風耳(相當於現在的電話,各種音訊接收器等)、意念控物(相當於現在的腦機介面技術BCI)、點石成金(透過改變原子內部結構以及分子的重新組排,來實現將一種物質轉化成另一種物質的一種全新高科技)、精衛填海(相當於現在的填海造陸技術)、女媧造人(相當於生命科學中的gene editing技術)等技術了。然而,它們全都在多舛曲折的發展中,一步步從“不可能”變成完全的可能,並最終呈現於我們眼前。

愛因斯坦當初剛剛提出自己的相對論時,同樣也是被科學界無數的研究人士質疑否定,愛因斯坦卻平靜地說:“如果一個理論或想法被提出來卻不被認為荒謬可笑的話,那麼也就不要對它寄太大希望了。”

看來,似乎越是被認為“不可能”的理論或想法,反而最終越是有可能變成實際可行的現實。這本身就很荒謬不可理喻,不是嗎?

其實,這一切的不可理喻,不可能的可能,之所以最終都會變成現實呈現於世人眼前,其根本原因,並非不可解釋,不可理論。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處,就在於它是可理解的。

我們這就解釋為什麼,這就要從量子力學理論說起了,量子力學理論正是解開這些謎團的開門鑰匙。

在微觀世界裡,一個光子可以瞬間充滿整個宇宙,而看起來充滿整個宇宙的光子實際上只有一個。這並不是光子具有自我複製的能力,而是在微觀世界裡,光子以及類光子粒子都具有“無時空映象效應”。

所謂“無時空映象效應”,是指光子或類光子粒子的運動無視時間和空間的存在與否,可以瞬間(零時間內,相對於我們時空的時間而言,微觀世界本身無時間)抵達宇宙的任何地方,因為對於微觀粒子時間空間有無皆一樣,所以空間也就等於失去了存在意義,正因此,一個光子或類光子看起來好像存在於任何地方,彷彿有無數個映象充滿了整個宇宙。

正因為光子在微觀世界裡具有“無時空映象效應”的特點,無視空間的存在,才會使單粒子雙縫干涉實驗中,電子一個一個地發出,仍然可以在螢幕上形成干涉條紋。因為一個電子無處不在(漫布於所有維度空間),等於是自身與自身發生了干涉。

再比如延遲選擇實驗,之所以在光子選擇好了路徑後再插入第二塊透鏡,光子反而看起來好像又退了回去重新進行了路徑選擇般,彷彿時間倒流了似的,正是因為光子無視時間的存在,可以隨時選擇自己的時間變換最佳路徑,所以在光子選擇好了路徑後再插入第二塊透鏡,光子照樣可以進行最佳路徑選擇,視時間如虛設。

我們提到微觀世界裡的“無時空映象效應”現象,目的不在於解答曾經遺留下來的量子實驗之謎,我們主要是為了解疑前面我們說的為什麼越是被認為“不可能”的理論或想法,反而最終越是有可能變成實際可行的現實,正是因為微觀世界存在 “無時空映象效應”的特性—— 微觀世界裡粒子的運動,無視空間和時間,就等於相對於我們宏觀時空裡的時間和空間而言,微觀世界裡的粒子可以在任意時刻(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任意空間點出現,也就等於“一切皆有可能”。

而宏觀世界是由微觀世界構成的,微觀世界仿如宏觀世界的縮影,宏觀世界猶如微觀世界的放大,它們之間的關係如同量子糾纏般,永遠處於糾纏態。微觀世界的“一切皆有可能”定律,也就同樣適用於宏觀世界(因為萬事萬物皆離不開微觀世界裡的光子以及類光子的作用)。根據該原理定律,宏觀世界的“不可能”也就變為“可能”。因為宏觀世界存在時間效應,所以不像微觀世界那樣是即時呈現出來的,而是存在時間上的延遲。

這時間上延遲的過程,也就等於空間的擴充套件過程,空間是承載事件的容器,也就相當於促使事件演變的過程培育容器(即“幻想”向“實際”轉化的孕育過程)。

所以,不要再說“不可能”,因為量子力學理論向我們揭示:一切皆有可能。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可轉化為現實的。這就是量子力學的精妙奧妙之處。

結尾我們不妨也來做幾個預測,水木認為:

超光速一定可以實現,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一定會被新理論取代,人類在60年內應該可以飛出太陽系,人類總有一天能在宇宙中自由旅行,並與各種不同型別的外星生物相遇交朋友,人類的住所會隨身攜帶,地球將變成真正的綠色星球。笨拙的交通工具會統統被淘汰,人類會運用量子高科技實現點點傳送,在不斷地複製銷燬中實現跨光年的瞬間抵達。

你有什麼“不可能”的認為嗎?哦不,是可能的認為。其實都一樣,不是嗎?那麼,說說你對未來的夢想或預測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援。

12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天問一號即將登陸火星烏托邦平原,所以烏托邦平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