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天才真的等於高智商麼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聰明就是智商高,而智商高的人往往將來在工作和學習中都能一帆風順,事倍功半。其實啊,這是一個誤區。我們通常認為“高智商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但是有一個詞叫做“過猶不及“。也許我們一直仰望的某個極富盛名的天才,也在飽受高智商所帶來的困擾。

2017年美國皮茲學院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對於3715名智商超過130的門薩俱樂部的成員進行研究。而能夠加入這個俱樂部的人,智商都是非常的高,絕對是全球人類當中智商掐尖的那一部分。研究結果發現,這些人患有心理和生理疾病的風險特別高,尤其是焦慮症,是普通人的2~4倍。其他可能患上的心理或者生理疾病,比如說神經過敏、情感障礙和多動症,還有生理過度興奮所導致的過敏 哮喘或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孤獨症等等,都比常人要高很多。聰明人容易焦慮、不但對於環境容易過敏,他們的身體也容易過敏,更容易生病。

重新審視那些極富盛名的天才,他們的確也做出了很多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比如:著名的畫家梵高曾經割下自己的,還把自己關進了精神病院;另外對於現代科學做出非常巨大貢獻的牛頓,一生也飽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擾。而貝多芬則是典型的躁鬱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大家從熟悉的那首《命運交響曲》的前奏,是不是就能感受到他那種狂躁了呢。

科學家已經研究得出,與創造力相關的基因與造成精神狀態不穩定的基因是密切相關的,如:敏感、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成為天才的代價就是更容易感染一些精神疾病。所以說這個世界總體而言是平衡的,當然也是矛盾的。當上天為你打開了一扇窗

同樣也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個人獲得了高超的智商,很有可能就以犧牲部分的健康作為代價。可能這就是天才的代價。而作為普通人,雖然沒有高智商

也一樣能收穫平凡的快樂。所以應該教育孩子“勇於做自己,拿出你內心的自信,你就會擁有強大的能量。”勇於發展孩子個人的喜好和興趣,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智商,把孩子往神童方向培養。其中激發孩子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要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首先不要一直死讀書,復zhi習是最有效的方式,在還沒有忘記的情況下,透過不斷的複習加深理解並達到牢記的方法會更有效。也要進行一些綜合性的鍛鍊,學習是一般用的左腦,但是左腦也會疲憊,那我們在學習時就可以畫一下標圖,讓自己右腦也動一動,我們不是培養天才兒童,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不是隻有天才才偉大,更偉大的是那些平凡而有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的人~

正如韓寒為朴樹創作的《平凡之路》歌中唱到的那樣: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15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天問一號火星車備選名稱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