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首先,超光態物質具有無限的膨脹力(這種膨脹力是斥力在超光態領域的具體表現)。虛能量不能像實能量那樣做功,推動物質做加速運動,但它卻具有無限的膨脹力,可以推動恆星之類天體互相遠離。其實,所謂的暗能量指的就是物質的超光態。最原始的宇宙就是由超光態物質(暗能量)組成的。由於這種無限的膨脹力的存在,原始宇宙便處在一種無限膨脹的狀態。其中沒有任何粒子,也沒有任何的場。

其次,超光態物質不具有引力。超光態物質在速度降低時,虛能量便積累起來,膨脹力逐漸轉化為收縮力。這一過程原本是被動的過程,是由於其周圍速度較高、膨脹力較強的物質對它的擠壓造成的。但一旦速度下降到某一數值時,這種收縮力就會轉化為主動。此時,暗能量轉化為暗物質,即超光態轉化為近光態。隨著速度的進一步下降,暗物質中的虛粒子逐漸創生出來。

再次,超光態物質的運動速度總是主動趨向於c的平方,而降速運動則是被動的,往往是由於受到更高速運動的擠壓造成的。直到進入近光態以後,收縮力成為主動的力,暗能量才向著暗物質轉化。當暗物質的運動速度進一步下降至接近光速時,虛粒子的收縮力增強到接近極點。

最後,超光態物質做降速運動的結果,是超光態物質(暗能量)轉化為近光態物質(暗物質),直至光子出現,大爆炸發生,亞光態物質創生。當虛粒子的速度降至光速時,光子創生。光子是物質演化的一箇中介,是引力轉化為斥力的中介。它的特點是處於引力和斥力保持平衡的狀態。一旦光子被創生出來,那麼它立即同虛粒子發生相互作用,虛粒子透過光子轉化為實粒子並釋放出能量。剛剛創生的實粒子又立即同與之相對應的虛粒子發生湮滅,成為兩個光子。這樣就有了三個光子。上面的過程將會繼續下去。由於三種粒子的運動速度極高,於是產生了能量的大釋放,也就是所謂的大爆炸。第一次產生的光子,就是大爆炸的奇點。

這樣,所謂的大爆炸和奇點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遊客]:2008-4-6 22:14:24 回覆 2樓

光速的平方是指速率嗎?“超光態”的速率是多大,是趨向於0還是趨向於無窮大?這些問題沒弄清楚,下文是

這位仁兄對自己所提的問題好像是成竹在胸。超光態物質的運動不同於亞光態物質的運動。它是粒子的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原粒子在運動方向上的長度為零,此時粒子的內部引力消失,構成原粒子的物質發生“爆炸”,以初始速度為零、一秒後達到光速做加速運動,並且應是一種勻加速運動,其速率應是1/2ct2。那麼,一秒鐘後,原來的粒子便變成了直徑為光速的大球球面。這時原來的三維粒子便轉化成為二維球面。如果加入時間一維,那就是四維變成了三維。既然是勻加速運動,它的速率應趨向於增大,但我認為不會大於光速的平方。

[遊客]:2008-4-7 21:41:12 回覆 4樓

超光態是指物質的存在形式還是指某一物質的速率大於光速?樓主提出超光態我認為其目的可能是要顛覆狹義相對論。上述觀點既無實驗基礎也無數理邏輯可尋。光速的平方是指時空實證邏輯與數理的二階性邏輯是互通的。光速在真空中恆定不單指光子在宏觀意義上的時空比,同時也表示光波(電磁交替變化)能量在空間勻加速擴張,這一勻加速擴張中的一個不變數就是恆光速(如重力加速度恆量一樣)。光速(光子)不變是相對電磁波(光波)自身的二象性而言的。所以在量子力學中物質的運動速度不必用光速上限限定,可以是瞬間的。不要將背離科學

很明顯,超光態是指物質的一種存在形式。物質的超光態可能就是暗能量,近光態中高於光速的部分可能就是暗物質,近光態中低於光速的部分和亞光態則是平常所說的物質。光速是這些物質形態的中介線。為什麼要稱之為超光態、近光態、亞光態呢?這是因為,速度是描述物質運動狀態乃至存在狀態的一個重要引數。有了這個引數,引入超光態等概念,便於解說三者之間由於速度變化而互相轉化。它們都是物質在以不同速度運動時的存在狀態。暗能量與能量是有區別的。能量可以以突然釋放的形式推動粒子物質做功,暗能量只具有膨脹性,充滿在天體之間,不但阻止引力使各個天體不至於壓縮到一起,並且互相遠離。眾所周知,宇宙中大概百分之七十是暗能量,百分之二十五是暗物質,百分之五是物質。這一百分比也說明了宇宙是從暗能量向暗物質再向物質演化的。如果要顯示運動速度的作用,便可以認為宇宙是從超光態向近光態再向亞光態演化的。在物質演化中,速度擔任著重要角色。這有待人們去關注。

其次,我不但不贊成顛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恰恰相反,我正是從揭開相對論的質能關係之謎出發進行探究的。請參看新帖《揭開質能關係之謎》。(必須說明的是,這篇文章寫於兩年前,曾在新浪網等數家網站展示過)

非常感謝先生坦率的點評,敬請先生繼續賜教。

[遊客]:2008-4-8 22:59:33 回覆 6樓

從樓主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有涵養和一定科學素養的人,還應是個理性的人。我們說在慣性系內,低速運動物體的規律用牛頓力學描述,高速運動物體的規律用狹義相對論描述,那麼介於二者速率之間的運動物體的規律用什麼理論來描述?大於和小於光速運動的物質是始末態,而光速運動的物質是始末態中的過程態。牛頓力學描述的是始末態的數學方程與過程態無關,狹義相對論描述的是過程態且此過程態的速率是恆光速,這就說明了在慣性系內適用於牛頓力學的運動物體發射出的光波或光子在速率上不受此運動物體速率的影響,這就是光速不變的本質,“反相者”根本沒弄明白這一點。達到光速已是場物質的範疇,“超光態”是超場態物質?還是場態物質的聚合物或是暗物質?這不是一般性問題而是革命性的問題,決不能“妄言”,在論壇上只能自由式地探討,而不可鄭重其事的下結論,切不可太“民科”,以免會失去真正的科學網友!

與《解說“超光態”》相關的,我還提出過“宇宙演化:從超光態到亞光態”的假設。這一假說(如果可以稱之為假說的話)的提出,是二十年探索的結果。

我猜想,原始宇宙是一個超光態宇宙。超光態應該屬於您所說的超場態。它的特性是沒有引力,只有斥力。而且,超光態宇宙的斥力應是一種虛斥力。它與亞光態宇宙中的斥力不同,表現為一種膨脹力。因此,超光態宇宙處在無限的膨脹中。宇宙的演化是以物質(廣義的物質)的降速運動為主導的過程(但同樣也存在物質的增速運動過程)。物質的降速運動使超光態物質轉化為近光態物質,再產生出亞光態物質。物質的增速運動又可以使亞光態物質轉化為近光態物質,並最終返回到超光態。而且,由於超光態物質沒有引力,只具有膨脹力,因而它又使宇宙中的亞光態物質互相遠離,不至於出現宇宙大收縮。

請原諒我的再次妄言。

[遊客]:2008-4-9 21:47:05回覆 8樓

看來樓主是一個理性的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確是科學工作者的必備素質。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但猜想是建立在知識厚積上而薄發出的偉大發現。牛頓為力學體系的建立艱難地尋求正確的邏輯體系而開創了流數學(微積分),這也是他將自己偉大的學說命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真正原由。

可以說“超光態”有其正確的一面,因為量子力學允許在始末態間的相互作用是瞬時的,指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的顯性可以是同時的而不受經典定義的速率的限制。否則狄拉克也不會預言有反物質的存在,原因在於他是研究電子帶負電荷時的狹義相對論效應,是在研究帶負電荷(電荷的一個方面)電子時並非一開始就引入了正電子概念但他的理論必然要得出正電子,因為電子的兩個矛盾方面必然是正負電荷,他的理論的核心就是糾纏態概念。問題是反物質存在的背景是物質性的還是絕對真空。場的物質性是必須建立在質能耦合態上,沒有純質量的場物質態而不糾纏能量的,光就是這樣的糾纏態,“超光態”就是瞬時態。牛頓力學研究的就是理想的最簡單的“超光態”相互作用,而它的另一面就是最理想簡單的“超物態”即抽象的數學邏輯。可以說“超光態”不過是“超物態”,正如中國文化中所說的“道”。糾纏與矛盾式的對立統一創造了自然科學,自然科學本身就是矛盾統一體系,體系的邏輯不完備是科學的真諦,理想而完備意味著死亡,理想與完備永遠只是科學中的假設,而真正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是相容它的實證邏輯體系。一個理論的正確是否這就是檢驗的普適標準!樓主可深入體會後再檢驗自己的“理論”是否過於完備,如過於完備那一定有錯誤。

我認為,所謂的反物質,其實是近光態物質中速度大於光速的那一部分物質。光速是物質演化過程中的一箇中介點,就好比是數軸上的零。物質的三種形態分別集中在數軸的兩端和零點附近。靠近負數一端的是超光態物質,靠近正數一端的是亞光態物質(就是通常所說的物質),靠近零點左右的是近光態物質。只有靠近零點的近光態物質,以零點為對稱點形成相互對稱的正物質和反物質。零點右邊的是三維實粒子,具有實能量,是正物質;左邊的是二維虛粒子,具有虛能量,是反物質。當具有一定實能量的實粒子與具有相應虛能量的虛粒子互相作用時,虛、實能量互補,發生湮滅,形成兩個中間態的光子。光子不是零能態,而是虛、實能量的平衡態。反物質存在的背景是超光態的物質(近光態物質是由超光態物質演化而來的)。愛因斯坦證明了場的物質性,並指出物質是能量的凝聚態。那為什麼不把能量看作是物質的第三態呢?只不過超光態物質是一種虛能態罷了。

請教先生,如果超光態物質的運動的確如我所言是勻加速運動,且其加速度為v=1/2ct2,那麼物質運動在從光速進入超光速的一刻(t=0)起,在一秒內加速至光速c,原來的實粒子的引力也迅速消失,並膨脹為直徑為c的球面(二維物質或膜)。但事實上,它往往在遠遠小於一秒的時間裡,還是一個極微小的虛粒子時,便與光子或實粒子互相作用而轉化成別的粒子了。如果沒有在瞬間發生碰撞轉化,它就可能無限膨脹下去,成為真正的超光態物質了。不知先生認為這一推測是否可能。

[遊客]:2008-4-10 18:38:16 回覆 11樓

一者太忙,二者遵從先生教誨,遲復為歉。

看來我們辯論的焦點在於是否存在絕對的真空,反物質存在的背景是否是絕對的真空。在我看來,不存在絕對的真空,物質的超光態並不是絕對的真空。但從先生的角度(或者說從一個科學家的角度)看,尚未證實或觀測到的事實,就不是真實的。大多數科學家都只相信已經證實了的東西。這是符合實證主義邏輯的。但從辯證邏輯看,人類完全可以透過辯證分析,從已知推斷未知。我覺得,科學邏輯與辯證邏輯並不矛盾,科學家和哲學家也不應該互相排斥和攻訐,而應該互相合作和共同攻堅。只有協同作戰,才比較容易攻克科學難題,獲得科技進步。

實際上,量子理論也承認存在瞬時態。但我覺得,超光態與瞬時態的區別在於,瞬時態似乎是個恆量,而超光速應該是個變數。只是由於目前的觀測手段還不能直接觀測而已。這一設想有待於科學家的證實。

我曾有這麼一個設想,愛因斯坦曾指出物質具有實物和場兩種形態,而實際上應該具有實物、場和能量三種形態(能量是物質的一種存在形態),這正好對應於我所提出的物質亞光態、近光態和亞光態,並且也正好對應於愛因斯坦質能公式E=mc2中的質量m、光速c和能量E。而正因為引入了速度引數,物質的三種形態才得以聯絡在一起了。下面是我新發的一個帖子,便是一個證據。

近期觀測表明,大爆炸早期暗物質遠遠多於暗能量,這不但表明暗能量大部分已轉化為暗物質,而且也表明暗物質在轉化為物質的過程中,一部分又重新轉化為暗能量。暗能量是物質的超光態,其運動速率遠遠大於光速。超光態物質做降速運動時,膨脹力減小到一定的時候就轉化為收縮力,成為暗物質。大爆炸之前,總宇宙的某一區間的暗能量轉化為暗物質,並由於收縮而使周圍的暗能量繼續轉化為暗物質。一旦暗物質降速至光速,暗物質(虛物質)轉化為實物質,收縮力轉化為引力,虛能量轉化為斥力(另一種形態的膨脹力)。大爆炸就發生了。

從本質上說,宇宙是能量的。但一旦能量的振動速率下降,其膨脹力跟著降低,當降低到某個值時,收縮力佔主導。能量形式轉化為場態形式,能量泡趨向於形成虛粒子----被壓縮成極微小的泡泡。但當其速率降至光速時,膨脹力趨向於無限小,收縮力趨向於無窮大。此時,物質形態面臨質變。一旦速率下降突破光速進入亞光速,收縮力轉化為引力,虛粒子就轉化為實粒子。收縮力是受環境壓力產生的,引力則是主動的吸引,因此實粒子可以吸積成團,形成宏觀天體。由此可見,能量、場、物質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速率下的表現形式。

hjy:2008-5-4 19:28:52 回覆 14樓

我的宇宙終極理論

樓主,你的觀點和我這篇文章的一些觀點相似哦!來看看,給點意見啊!

注:本人大三業餘愛好者...

我對超光速的看法有些與眾不同。我認為,超光速運動並非粒子的超光速運動(實際上粒子達到光速時就不成其為粒子,它沒有了三維態,只是二維態了),而是粒子在完全失去自身內在的引力後,變成了只有膨脹力的空心球(二維球面)。因此,超光速運動不是粒子在空間中每秒鐘移動三十萬千米,而是一種類似波的東西(暫時還沒想明白)在空間中由一個點擴散成一個半徑為c的球面(不是球體);二秒後,便是半徑為2c的球面了。這也許就是光速既變又不變的原因。如果這樣的話,那麼,超光速便不再是粒子在空間移動了多少距離,而是超光態物質在空間中擴散了多大範圍(姑且這麼說)。

葉先生:2008-6-16 15:23:21 回覆 16樓

觀點新穎,支援。

通常情況下,超光態物質並沒有如此迅速的膨脹,而是被限制在及其狹小的空間裡,以極微小的泡泡的形式存在。這些小泡泡受環境中能量的影響,一會變成粒子,一會變成小泡泡。這裡的小泡泡,就是虛粒子,也就是狄拉克預見的神秘“空洞”。

10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我們發現了外星人,他們住在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