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它夜以繼日地向地球發出光和熱,讓地球擁有了適宜生命繁衍進化的舒適環境,這才有了今天燦爛的人類文明。
通過近幾十年對太陽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太陽上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一種另類的“燃燒”——核聚變反應,核聚變反應會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這就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光,和感受到的溫暖。 知道了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發光發熱的核聚變反應,一個問題開始出現在部分人的心中:水能否將太陽澆滅呢?
顯然,正常人都知道少量的水根本無法對太陽造成絲毫影響,畢竟太陽實在太大了。那麼既然少量的水無法造成影響,假如用同樣天文數字的水,是否能對太陽造成影響呢? 目前科學家藉助奧爾特雲層,估算出整個太陽系的半徑大約在0.5~1.5光年之間,所以完全太陽系可以看作是一個直徑1光年的球體。那麼如果這個球體中充滿了水,能夠將太陽澆滅嗎?
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先來看看直徑1光年的水球究竟是個什麼概念。目前在宇宙中人類所發現的最大天體是“盾牌座UY”,它的直徑大約為2375828000千米,是太陽的1800倍, 如果將“盾牌座UY”放到目前太陽所在的位置,那麼它的表面甚至可以覆蓋到火星軌道之外。這麼看來“盾牌座UY”是不是很大了?其實不然,因為即便是這樣,“盾牌座UY”在這顆直徑1光年的水球面前依然是滄海一粟。
因為這顆直徑1光年的水球體積比它大了600億倍,如果跟地球作比較的話,這顆水球是地球的400億億億倍,是太陽的3萬億億倍。 如此看來,這可水球應該足夠將太陽澆滅了吧?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即便是它比太陽大了很多很多,但是依然無法將太陽澆滅。
我們都知道太陽雖然看起來是個火球,但是它真正“燃燒”的地方並不是在其表面,而是在其核心位置,而所謂的“燃燒”也並不是我們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燃燒概念,而是太陽內部強大的引力使得內部原子相互結合,在結合的過程中會釋放出能量,這種反應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核聚變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人類所使用的“核能”指的是核裂變,它的產能效率要遠遠低於核聚變,並且產生的核廢料也要比核聚變多得多。最主要的是,核聚變所需的材料在地球上可以說是用之不竭的,所以可控核聚變是人類未來最好的能源。 並且根據科學家的預測,未來人類如果想要成為真正的宇宙文明,可控核聚變是必須要掌握的能源之一。
知道了太陽“燃燒”的原理,那麼“為何少量的水無法將太陽澆滅”這個問題也就有了答案,因為水可以作為核聚變的原料,將水澆向太陽其實和將汽油澆到火上沒什麼區別,只會讓太陽”燒“的更旺。 事實上,讓太陽”燒“的更旺只是少量水才能做到的事情,這個直徑在1光年的水球根本沒法幫太陽“助燃”。
因為在到達太陽之前,水球會在巨大引力的作用下更加聚攏,有一瞬間會發生核聚變反應,然後在引力的進一步拉扯之下坍塌成為黑洞,當它靠近太陽的時候,會瞬間將太陽吞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確實將太陽熄滅了,只不過不是“澆”而是“吞”。 然而你以為這個水球坍塌成的黑洞,將太陽吞噬之後就結束了嗎?實際上遠遠沒有結束,甚至還會發生更讓人害怕的事情,因為不光太陽會被它吞噬,甚至整個銀河系都可能被它吞噬。
我們都知道銀河系直徑大約在20萬光年,那麼這個直徑只有1光年,理應掀不起什麼水花的黑洞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呢? 主要原因是你低估了太陽系的空曠程度,1光年只是對太陽系直徑的保守估計,但是就是這個保守估計的空間,幾乎全部都是真空環境,太陽和其他行星衛星的佔比,跟這個空間比起來不過是滄海一粟。
假如將這個空間整個裝滿水,那麼這個水球的品質實際上已經達到了銀河系總品質的4億倍,也就是說這個水球形成的黑洞,其大小已超出了人類已發現的任何一個黑洞,它會用它超出人類認知的引力,將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星系全部吞噬,至於吞噬之後會發生什麼,目前來說沒有人知道。 看到這裡可能許多人還對宇宙的空曠程度有些疑惑。實際上,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宇宙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千米才存在一個氫原子”,所以宇宙其實真的非常非常空曠。
而大家平時所看到的,擁有大量物質的炫麗宇宙照片,只不過是天文望遠鏡收集到了那個方向上幾百億光年內的全部光亮而得到的,實際上那裡並沒有眾多美麗的景色,只有無盡的黑暗、寂寞以及絕望。 您對這個答案感到意外嗎?是否跟你想的答案不一樣?歡迎在下方說說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