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974年,科學家在衣索比亞地區挖掘到了一具古生物化石,由於在當時挖掘該骸骨的科學家們正在聽《在綴滿鑽石星空下的露西》,所以把這具化石命名為露西。經過研究後他們把露西歸為南方古猿阿法種,而南方古猿正是人類從猿到人的中間一環。

然而,早在1960年時,古人類學家瑪麗.利基在坦尚尼亞奧杜瓦伊峽谷發現了一具古人類化石,這具化石的頭骨壁薄,尾嵴部明顯,腦容量大概為637毫升,後來科學家發現,該化石是兒童化石,成人的腦容量要比這個多一些。

在當時,這個化石被認為是南方古猿的一個變種,被稱為“東非人”,但利基家族堅持認為這是現代人的早期人類型別,瑪麗利基的丈夫路易斯.利基將這個新型別命名為能人,至此,人屬家族的第一個成員誕生了。

從目前考古證據顯示,能人是人屬家族的最早成員,也就是說,人類家族的第一個祖先,就在能人之中。

人類的一個祖先是誰?

想要知道人類的第一個祖先是誰,我們只需要知道第一個成為能人的“人”是誰。但可惜的是,這個答案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了。

英國人類學家阿瑟·基思爵士提出過關於人屬的定義:腦容量等於或者超過750毫升的是人,反之則是猿,這個定義後來也被考古學家廣泛應用於古人類的研究。

雖然我們可以用這個標準去區分某具化石是猿還是人,但是腦容量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定義,比如:在同一個家族中,有些人的腦容量達到了750毫升,而有些沒有達到,但它們之間並沒有生殖隔離。

在生物學上,沒有生殖隔離的物種不算產生新物種,所以即使人類人為為猿和人之間畫一條分界線,但實際上猿人在過渡期時,分界線並不是那麼明顯。

所以,我們無法追問人類的第一個祖先是誰,甚至連它的性別也無法知道,但我們卻知道我們的第一個祖先是怎麼出現的?

第一個“人”是怎麼出現的?

《進擊的智人》的作者河森堡將人類的出現歸結為“匱乏”,在1000萬年前,由於東非大裂谷的形成,導致非洲東部氣候變得炎熱、乾燥,導致當地的森林逐漸演化成了稀樹草原。

由於樹上的空間匱乏,導致一部分古猿不得不下地尋找食物,在這個時期,直立行走的基因被古猿保留了下來。

研究發現,直立行走相對於四肢行走而言更節省能量,這可以幫助古猿行走更遠的地方尋找食物。

但是,直立行走的壞處是奔跑速度很慢,無法追趕上獵物,而且並不是經常能找到吃的。因為食物的匱乏,導致它們不得不撿拾一些動物的腐肉。

但是吃腐肉也有一定的風險,腐肉中含有較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質時有些會代謝一部分有毒物質。

當遠古的古猿在吃腐肉時,其中一些個體因為不適應吃腐肉而被自然選擇所淘汰了,只有一小部分適宜吃腐肉的個體倖存了下來。

由於腐肉中含有的營養比植物高很多,再加上消化肉類並不需要食草時需要較長的腸道,所以較短的腸道基因被遠古人類自然選擇所保留了下來。

而吃肉和腸道變短,給大腦發育提供了基礎。這是因為大腦非常耗能,它的體積只有人體的2%,卻消耗了人體20%的能量。

就這樣,古猿的腦容量開始上升,最終腦容量突破750毫升,成為人屬家族的第一個“人”。

而且由於性別的起源要早於人類的起源,因此,能人當中也是有男,有女的,我們也無法辨別出第一個人是男是女。

人類的共同祖先

雖然,我們已經追尋“第一個人”,但其實我們可以通過DNA分子鐘的方法來追尋人類的共同祖先。在所有人類男性的體內,有一條Y染色體,這條染色體傳男不傳女,而且沒有同源染色體的聯會,這就導致Y染色體上所攜帶的基因是一脈相傳的。

伴隨著人類遠古祖先的進化,Y染色體上的基因平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處突變,而且突變的速率比較穩定。

所以,我們只要知道Y染色體的基因每隔幾代會突變一次,並且每隔多少年繁衍一代,就可以推算出全人類男性的共同祖先,生物學上把這個男性共同祖先稱之為“Y染色體亞當”。

根據2013年的研究,科學家推算出Y染色體亞當生活在6萬至9萬年前。

女性的體內雖然沒有像Y染色體一樣不變的染色體,但是女性體內的線粒體DNA只傳女不傳男,和Y染色體一樣,只要計算女性體內的線粒體DNA就可以找到全世界所有女性的共同祖先。生物學家把女性的共同祖先稱之為“線粒體夏娃”。

根據計算髮現,線粒體夏娃生活在大約20萬年前的非洲。

但無論是Y染色體亞當,還是線粒體夏娃,他們都不是人類的第一個祖先,他們只是非常幸運地把自己的基因流傳到了今天,而同時期其他人的後代由於戰爭、飢餓、自然災害等各種原因,基因發生了斷層,所以沒有追蹤到而已。

總結

雖然歲月掩蓋了“第一個人”究竟是誰,或許處於進化之中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就是“第一個人”,但自他開始,人類開始登上地球的舞臺,開啟了紛紛攘攘的地球新篇章。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為什麼人類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科學家深入微觀世界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