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隨手扔出一塊石頭,石頭不管飛多高多遠,最終也會落到地面上來,即便飛得更高更遠的人造衛星最後的結局也是迴歸大地母親的懷抱,這是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我們扔出去的物體最終都會回到地球上。
但是同樣的問題卻沒有發生在原子內部,原子內部電子和原子核之間的萬有引力雖然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它們之前有強大的電磁力,那為什麼電子最終卻沒有落到原子核上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頭說起了。
一、早期的原子模型
最早的原子模型是由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他認為原子就是一個堅硬的小球,而且不可再分,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性質相同。
這個觀點基本是由道爾頓想象出來的,但是也非常接近實際情況了,如果不談物理,只談化學的話,這個觀點到現在為止也可以應用,不過這也僅僅是個假說,並沒有實驗驗證,後來支援這一觀點的玻爾茲曼因為和對手爭論,身心疲憊為此自殺,那麼原子的觀點是什麼時候才為人們認可的呢?這要等到愛因斯坦出現,1905年,就是傳說中的愛因斯坦奇蹟年,愛因斯坦關於布朗運動的一篇論文論證了原子的存在,後來,法國物理學家佩蘭根據愛因斯坦的論文做了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的觀點,原子論才為人們廣泛接受,沒想到吧,今天耳熟能詳的原子居然直到愛因斯坦才被科學界認可,由此也可以想見愛因斯坦的偉大。
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道爾頓原子論的部分觀點也出現了問題,依照道爾頓的看法,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可是英國科學家湯姆孫發現了電子,這就說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那麼原子內部是如何構造的呢?湯姆孫也憑空想象了一個模型,這倒是和道爾頓一樣,湯姆孫的模型叫做棗糕模型或者叫西瓜模型,大意就是電子均勻地分佈在原子內部,就象棗糕上的棗,西瓜中的西瓜籽一樣。
這個比喻太形象了,只要我們想想吃的棗糕和西瓜就可以大致了解這個模型,看來湯姆孫先生也是個吃貨啊。
不過湯姆孫的學生盧瑟福表示還是做個實驗驗證一下吧。這個不做實驗憑空想象出來的理論被打臉的太多了,為了驗證老師的理論,盧瑟福決定做一個實驗,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試驗。
二、盧瑟福的實驗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由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組成,帶正電,品質足夠大,速度足夠快,這就是探究原子核內部的子彈啊。
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金箔,依照湯姆孫的理論,原子內部是均勻的,那麼穿過原子後的α粒子的偏轉角度應該大致相同,就好像對西瓜掃射,這個比喻不太恰當,應該是用機槍掃射一塊堅硬的鋼板吧,子彈基本上偏轉應該差不多,可結果呢?大部分α粒子幾乎不發生偏轉,非常少的阿爾法粒子發生了超過90°的偏轉,甚至還有的出現了150°的偏轉,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原子內部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的,而中間有一個堅硬的核心,穿過空的空間的α粒子沒有發生偏轉,而碰到核心的粒子出現了大角度偏轉。
盧瑟福據此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大意就是原子中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帶正電,而且原子核極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幾乎所有品質。
這就是所謂的電子為什麼不掉入原子核問題的由來。在盧瑟福看來,原子核就象是太陽,而電子就象是行星,就這麼一直圍繞著原子核旋轉,那麼地球不是也沒有掉入太陽中嗎?他們之間的萬有引力都作為向心力維持圓周運動了,這個好像解決了問題,其實還沒有。
原子和太陽系不同的是原子是會釋放光譜的,釋放光譜就意味著能量逐步減少,能量逐步減少後,電子的速度就會降低,慢慢地就應該落到原子核上,還是用牛頓力學來解釋吧,我們用繩子栓一個小石塊做圓周運動,當我們不用力的時候,小石塊就會慢下來,回到圓心,當然不會回到圓心,因為還受到重力作用。
按照這種情況,電子就應該落到原子核上啊,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要是電子落到原子核上的話,我們的地球就會變成中子星,可是現在並沒有這種情況發生啊。
三、玻爾的量子革命
盧瑟福的學生玻爾感到這個歷史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既然老師可以懟師爺,為什麼我不可以懟一懟老師呢?
玻爾提出了他的原子模型,大意就是電子在固定的軌道上執行,並不會輻射能量,就是不發射光,但是電子在躍遷到另一個軌道時,才會輻射能量也就是發光,但是躍遷之後,又繼續保持穩定,不再輻射能量,而且,關鍵是這個而且,這個躍遷是不連續的,必須是普朗克常數的整數倍,這就是量子論。
還是來打個比方吧。玻爾的原子模型中,電子就象在賽道上的汽車一樣,只能在固定的賽道上飛馳,當出現事故的時候,汽車會跳到內圈的賽道,這個時候就輻射電磁波或者叫發光,而跳到內圈跑道後,由於速度和半徑都發生了變化,這就是說汽車的動能已經降低了,其能量差就等於輻射出去的電磁波,反過來也一樣,要是吸收電磁波呢,電子就會跳到外圈跑道,這種從內圈跳到外圈或者外圈跳到內圈的過程就叫躍遷,不過注意啊,由於跑道中間有障礙物,汽車可是跳過去的,不是跑過去的,所以躍遷也不是連續的。
波爾的模型完美地解釋了電子為什麼不掉進原子核,偉大的量子論就此產生,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但是玻爾的模型也有問題,就是隻適用於氫原子模型,對於多原子模型並不合適,那怎麼辦呢?或者說真正的原子模型一個是什麼樣的呢?真正的原子模型應該是電子雲模型,就是電子隨機出現,出現在哪裡都是一種概率。
這就是電子的波粒二象性,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電子,存在的只是一種概率波。不過,這個模型的提出,就該那一群星星們登場了,一時間,泡利薛定諤海森堡德布羅意狄拉克波昂康普頓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天空頓時星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