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3月27日,一顆之前來過的近地小行星2012 XA133再次進入繞地軌道,直徑390米,與地球最近距離為17.33倍地月距離,約665萬公里,等於地球直徑521倍,不過很快離去。2012 XA133離去後,還會有其它較大小行星到來嗎?答案是肯定的,美國東部時間4月4日,有一顆250米太空岩石直奔而來,因為尺寸很大,“潛在威脅”也隨之而來,NASA正密切注意中。

這顆太空岩石被命名為2015 FC35,2015 FC35有多大,會不會與地球相撞?NASA給出了答案:估計直徑在110米至250米之間,已經超出NASA在20世紀設立的標準140米。現在2015 FC35接近地球速度為每秒13.84公里,在2020年4月4日10時左右來到繞地軌道,與地球相隔400萬公里,等於10.42距離。這意味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它將很快離去。

可能有人認為400公里都很遠,開車都要好幾個小時,更何況是400萬公里,差不多可以把8輛車子開報廢,但在天文學中,400萬公里是一種“近在咫尺”的距離,要知道天文學家通常用天文單位(AU)和光年(ly)來計算距離,一個天文單位等於149597870公里,一光年等於9460730472580.8公里,而400萬公里只等於0.02679AU。所以在天文學家看來,這將是一次“近距離接近”。

為什麼NASA要將太空岩石設立140米標準呢?這是因為直接徑達到140米後,被地球引力捕捉,很容易突破層層防線,以每秒數公里的速度直撞地面,撞擊瞬間釋放出的能量不亞於一顆核彈。於是NASA將140米以上近地小行星貼上“潛在威脅”的標籤。而2015 FC35在4月4日與地球距離是那麼近,本身直徑又是那麼巨大,所以潛在威脅也在隨之而來。

從名字可以看出,2015 FC35最初被發現於2015年,2015年6月7日,當2015 FC35在靠近地球時,首次被NASA天體搜尋器捕捉,沒想到5年後今天,它將再次進入繞地軌道,這是因為2015 FC35執行在一個週期為605天的近似圓形軌道上,與黃道面成30度夾角。

此次它與地球相撞概率微乎其微,但NASA在密切注意中,怕就怕在來到繞地軌道時,與其它小天體或人造物發生碰撞,因為在繞地軌道上,不僅執行數千人造衛星,還高速飛行著數萬小行星,如果與另一顆較大小行星相撞了,飛行軌道勢必發現改變,搞不好落入地球大氣層。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超美!世界特大望遠鏡拍到最美旋渦星系,可以讓你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