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解開自然謎團的真相》長篇連載(18)

——用中國智慧解讀大自然的奧秘

(本書已由華齡出版社於2020年10月出版發行,書名《探索自然之謎全三冊》上冊《天地自然》)

(接上篇)

7.暴雨暗藏天機

大多數人都親身體驗過天降暴雨的壯觀景象:天空中彷彿有一片海鋪天蓋地傾瀉而下!人們將之形象地描述為“傾盆大雨”毫不為過!如果說這樣密集而狂暴的雨滴是靠榨乾空氣中那些微不足道的、極其稀薄的水分子凝結而成的——就像被“公認”的“潮溼空氣上升冷凝成雨”假說一樣,那麼這樣的“冷凝”機制絕對是超神話的超高效率的——存在一種什麼樣的神奇物理機制能實現這種超神話的超高效率,將極為稀薄的空氣水分在毫秒級時間內快速凝結為碩大的雨滴呢?絕對不存在這樣神奇的物理機制!但天空中確實常常在下暴雨!這正是暴雨暗藏的天機所在——下暴雨時的天空天然地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造雨機”,把雨水從真空中源源不斷地快速高效地創造出來,灑向大地。如前所述,這架造雨機的核心機制就是“共振造物”(造雨)。

不求甚解,得過且過,抱著“糊弄事”的心態,弄一個“潮溼空氣上升冷凝成雨”的半吊子理論拿來解釋暴雨這樣的神奇事件,就錯過了發現“天機”的機會。

其實把空氣中稀少的水分變成雨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即使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也難以奏效。大氣層也不具備自動榨乾其中的水分變成雨水的功能。靠凝結、吸附、碰並這些效率極低的機制更不可能把空氣中的水分全部榨乾析出,更不可能達到降暴雨的速率。所以天上降滂沱大雨是一個神奇現象,只是我們司空見慣不以為奇罷了。其機理也必定十分神奇,必非“暖溼空氣上升冷凝成雨”那麼簡單。這個常見現象中隱藏著最深奧的自然之謎。

那麼雨水從何而來?共振造物造出來的。等離子體迴旋共振是大自然的“魔法盒”,不但能創造雨雪、冰雹,還能創造空氣、沙土、礫石、黃金(狗頭金)、鑽石等,而且效率極高。所以說,暴雨隱藏了大自然的天機!

人所共知,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常能形成大範圍降雨,雨量驚人,雨後一片汪洋澤國,造成嚴重災害。

用“暖溼空氣對流上升冷凝成雨”理論完全無法解釋暴雨、大暴雨的成因。以我國曆史上的幾次著名的特大暴雨為例:1975年8月5日—7日,河南省中南部漯河、駐馬店、南陽、平頂山之間的淮河上游丘陵地區發生了一次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泌陽縣林莊5—7日三天降水總量達1605毫米,方城縣郭林1517毫米。過程總雨量超過400毫米的降雨面積達19410平方千米。自薄山水庫西北經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到方城一帶,約1460平方千米面積上總雨量還超過了1000毫米。暴雨中心24小時最大降水量1054.7毫米(郭林),6小時最大降水量685.4毫米(泌陽老河),1小時最大降水量189.5毫米(泌陽老河)。

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連續7天暴雨,河北內丘縣獐麼公社過程降水總量2050毫米,其中3天最大雨量1560毫米,24 小時最大雨量950毫米。過程總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暴雨區面積達到5500平方千米。[18]

假如10米厚的潮溼空氣能降1毫米雨的話(實際情況可能要遠高於此數),那麼24小時降1054.7毫米雨水需要有10547米厚的潮溼空氣,這些潮溼空氣從哪裡來?如果從海上遠道跋涉而來,恐怕在半路上早已“冷凝成雨”了,來不及跋涉千里的。

而且,“和普通降雨過程一樣,暴雨降水也有一個最大降水高度,而且常比年雨量的最大降水高度為低。據統計,80%最大降水高度均在600米以下。1963年8月河北暴雨,獐麼、陳莊和司倉三個暴雨中心的海拔高度分別只有350、250和200米![18]在這樣低的高度下,哪來那麼多的潮溼空氣上升?

研究表明,局地特大暴雨的特點是來勢猛、雨量大、降水時間和空間都極為集中;突然間烏雲翻滾,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下。每小時可達幾十到一二百毫米。[19]所以人們常用“傾盆大雨”“瓢潑大雨”來形容。雨點大而且非常密集、快速,降水使地面都來不及流走。這樣的降雨,絕對不是“潮溼空氣上升冷凝成雨”形成的。因為這樣的機制達不到這樣高的速率。一方面猛烈的降雨使雲下的空氣嚴重受阻無法上升;另一方面,地面潮溼空氣不可能以每秒數十米至數百米的速度上升,如果存在這樣猛烈的上升氣流,則早把雨雲吹散了。再者,暖溼空氣的猛烈上升會使高空無法維持能使空氣“冷凝”的低溫。而 “共振造物”機制,則足以提供這樣的降水速率和巨大水源。

“突然間烏雲翻滾、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下”,正是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受太陽加熱逆對流至低層大氣後,溫度降低、電場減弱而使複合率超過電離率的臨界點後突然發生的複合——先發生單體複合為雲,再發生等離子體迴旋共振造雨而形成暴雨。

小小云團下暴雨

研究還表明,特大暴雨多在夜間尤其是後半夜發生。[19]之所以如此,正是由於後半夜大氣溫度降低,電場強度也降低,達到了等離子體複合併發生等離子體迴旋共振的條件,繼而發生了 “共振造物”即真空中的場態粒子轉變為實物粒子(雨水)的物理化學反應,才突發暴雨。從而降下遠遠超過大氣中可降水量的雨水。

觀測事實對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證,由於等離子體迴旋共振會產生強烈的起電效應(就像發電機轉子旋轉切割磁力線而產生電流一樣,等離子體迴旋共振也會產生旋轉磁場切割磁力線)而產生閃電,所以當發生等離子體迴旋共振造雨時會伴隨密集閃電。而觀察發現“閃電和降水關係非常密切。閃電集中的區域常常與強降水區相吻合,雲中的電現象也常與霰和雹過程相關聯。在不產生降雹的雷雨雲中閃電稀少,冰雹雲中閃電頻繁,而且地面降雹常發生在閃電頻數的峰值區附近。[8]

愈來愈多的雷達與閃電觀測表明,在發生閃電以後,降雨強度有時陡然增大。[2]

從55份閃電記錄與實況觀測分析,在閃電頻繁出現幾分鐘後,常產生大雨或冰雹。從有降雹時間記錄的閃電資料看出,大部分降雹時間發生在閃電峰值出現之後,這說明閃電是降雹(或降雨)的成因之一,而不是降雹的結果。[21]巨大的冰雹只能以“等離子體迴旋共振+等離子體複合”方式形成。

是否會降雨不僅取決於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是否對流到低層大氣中,而且取決於進入低層大氣的等離子體是否發生迴旋共振,是否具備了複合的條件,如果不發生迴旋共振,不具備複合條件,即使有大量等離子體對流到低層大氣中,也不會導致成雲和降雨。

現象表明,大氣電場強度存在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時,等離子體的總體複合率低於電離率,便不能成雲和降雨;低於臨界點時,其總體複合率大於電離率,才能成雲和降雨。如果某個地區的大氣電場強度一直處在臨界點上,這個地區就會出現乾旱,反之則會風調雨順或出現洪澇。

所以,在夏天會出現“隔路雨”——即在路的左邊可能在下雨,路的右邊卻可能無雨——電場強度低於臨界點併發生了等離子體迴旋共振的區域就下雨,高於臨界點且未發生等離子體迴旋共振的區域就下不了雨。

研究還發現,向陽的山坡前常常比山坡後降雨量要大得多。氣象學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山坡擋風”導致的。然而,如所周知,即使不考慮電離層,僅僅是電離層以下的中性大氣層,其厚度就達60千米,而世界上最高的山,海拔也只有8844米,相對於其所處的地面則只有三四千米高。何況每一座山峰都是上尖下寬且相對獨立的,形不成一堵統一的“牆”。

按照“等離子體共振+複合成雨”的觀點,則山前雨量之所以較大,極可能也是由於山前向陽面受太陽照射量較大,積累的靜電量也較大(等離子體濃度較大),山坡前相對較強的電場與對流至低層大氣中的等離子體發生電磁感應,使帶有大量荷電粒子的雲體在山坡前滯留併發生共振複合,造成山坡前多雨。

夏天夜間必有露水,秋冬則有霜,同樣是白天被太陽電離的正負離子和電離層中對流到低層大氣中的等離子體在夜間溫度降低、電場減弱後複合而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愈是晴朗的夜空,露水愈是濃重,而陰天無雨卻沒有露水——天氣愈晴朗,空氣電離度愈高,複合成的露水也愈多——的原因。夏夜還常常出現微弱的“露水閃”,顯然即是等離子體複合成露水時的複合輻射。陰天時卻沒有露水,表明露水也不是雲粒子“碰並”而成的。

觀測還表明,“層雲和層積雲大都在後半夜生成,上午9—10時消散”。[6]正是由於後半夜溫度降低、電場減弱,大氣中的等離子體複合(單體複合)為層雲、層積雲。而上午9—10時,太陽昇高,光照加強,空氣電離度升高,電場增強,複合成的層雲、層積雲又被離解或電離了。

冰雹的生成,同樣也是雲中等離子體共振複合的結果。同樣是在夏天,絕大部分發生的是降雨,只在小範圍、短時間內出現降雹,多數情況下冰雹形體較小,偶爾也會出現大如鵝卵、拳頭或更大的冰雹。僅靠凝結機制形不成冰雹,因為凝結機制不能製冷且效率較低,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巨大冰雹。筆者做了一個簡單的試驗:把100毫升的一小杯15℃的水(相當於中等大小的冰雹)放入-18℃的冰箱冷凍室內,半小時後才開始結冰,1.5小時之後也只有大約一半的水結成了冰,完全凍結則需要兩三個小時。雨雲中沒有製冷機,冰雹也不可能在空氣中懸停一兩個小時慢慢長大,空氣託不住。但在下冰雹時,一個雞蛋大甚至拳頭大的冰雹卻在瞬間就形成了,因此必定存在某種特殊的快速高效的製冷機制。這個機制是什麼呢?

研究已知,如果黑體的溫度很低,發射的電磁輻射主要是頻率較低的即波長較長的電磁輻射,如果黑體的溫度較高,發射的電磁輻射主要是頻率較高的即波長較短的電磁輻射。(高崇壽,《粒子世界探秘》,1994)

溫度高的物體發射高頻短波電磁輻射,反過來,高頻短波電磁輻射——微波也可以使物體變熱(致熱)。同理,溫度低的物體發射低頻長波電磁輻射,反過來,某個低頻長波的電磁輻射波段也可以致冷(究竟哪個頻段能致冷則需實驗獲得)。

由此可以推知,當雨雲中發生恰巧處在致冷頻段(低頻長波)的電磁共振(迴旋共振)時,就形成快速高效的製冷機制(轉速越高製冷效率越高)而使降雨轉變為降冰雹。降雹時,雨雲中形成無數個微型低頻長波“龍捲風”(迴旋共振波包),微型龍捲風的直徑越大,形成的冰雹越大,而龍捲風的旋轉速率極高,製冷效率也極高,因此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像雞蛋、拳頭、牛頭乃至房屋一樣大小的巨型冰雹。因為等離子體迴旋共振可以產生“共振造物”效應,會創造出雨水,而如果迴旋共振的頻率恰巧處在製冷頻段,就會生成冰雹。

那麼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會發生降雹呢?我們知道,對於固體物質,物體頻率與它的硬度、質量、外形尺寸有關,積雨雲究竟會在什麼頻率上發生電磁共振,則取決於它的形狀、溫度、等離子體濃度、電磁場強度等引數,比如雲塊(等離子團塊)的形體越大越長,發射的電磁波頻率越低、波長越長。雲塊總在不斷地變化、演化,如果一個雲塊演化出了發射低頻長波的致冷頻段的電磁波的形狀、溫度等條件,且發生電磁共振,就會降冰雹。

雨雲在低頻長波的致冷頻段發生電磁共振是相對較低機率的事件,因此冰雹也是較少發生且只在區域性短時間發生,隨著成雹雨雲的飄移形成狹長的降雹帶。

降雪也是因為冬天氣溫低,雨雲發射的是低頻長波的電磁輻射,在這樣的頻率上發生電磁共振,就會降雪。

雨雲如果碰巧在微波頻段上發生電磁(等離子體)迴旋共振,就會降熱雨。如《通考》載:“唐懿宗鹹通八年,泗州下邳天雨湯,殺鳥雀。”天上降下來的雨很熱,把鳥雀都燙死了。

致冷、致熱的頻率在全部電磁波頻率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大部分發生的是正常的既不熱也不冷的降雨。

在自然界,自發形成的電磁場、電磁波豐富多樣、千奇百怪而又千變萬化,因而會出現千奇百怪的降雨:紅雨、黑雨、土雨、石雨、粟雨、魚雨、蛙雨……都是等離子體迴旋共振造物創造的奇蹟。

研究發現,冰雹雲的雷聲沉悶、延續不斷,有點像磨坊的推磨聲(俗稱“拉磨雷”)。多與此相應的是橫閃。各地群眾還常見雹雲有異常光象,例如甘肅群眾有“黑雲黃邊子,必定下雹子”;山西靈丘有“黃雲翻,冷雹天”等看天經驗。[1]

雷聲沉悶且延續不斷,表明降雹是一個連續的共振複合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迴旋共振複合才能形成冰雹。雲中橫閃也是雲中等離子體發生共振複合的徵象。

那麼,雹云為什麼會呈黃色呢?

我們知道,鈉離子能使火焰呈黃色,[22]雲呈黃色,表明雲中可能分佈有較多的鈉離子(由海水蒸發、電離而來)。鈉離子複合時容易形成結晶體——冰雹。

據記載,1871年8月20日上午11時曾下過一場雹暴,人們發現,從這場冰雹得到的冰雹帶有鹽味。有些冰雹重12格令。人們發現它們由真鹽組成。[23]據此,冰雹中可能都含有較多的鈉元素,可進行驗證。

1834年8月26日,在帕多瓦落下來的冰雹都有一個暗灰色的核,經過柯札裡的檢驗,認為這些核是由各種大小的細粒組成,最大的是鐵和鎳組成,可用磁鐵吸起。和隕石相同。[23]

這些現象都說明,冰雹正是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包括一些金屬離子)共振複合而成的。

有一則記載尤能說明冰雹並非慢慢生長而成:貴州省桐梓縣清“光緒十七年辛卯三月初三夜蘆溪裡七甲老鷹洞出雹,前後數十里麥菽房屋鳥獸皆羅其災(可見出雹量很大)。未雹前三日洞內吼聲如雷聞於遠近。夏城鄉疫癘大作,蘆裡尤甚,全家病者不可勝計”。(民國《續遵義府志》卷十三祥異2076頁)[7]

在一個山洞中湧出巨量的冰雹,顯然不是“潮溼空氣上升冷凝”所致。而“未雹前三日洞內吼聲如雷聞於遠近”,則表明山中已積累了大量等離子體,發生帶電粒子迴旋共振,由於共振頻率恰好在致冷頻段,所以將地下水吸出凍成冰塊而大量湧出。這相當於一次“噴冰的火山”爆發(其機制可參閱第10章《“地下龍捲”造就火山》)。

許多資料表明,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在晴天無纖雲的情況下也會突然降雨,甚至會下暴雨。如1990年7月30日晚上,四川省興文縣仙峰區星月滿天,在無颳風響雷的情況下,方圓10千米的範圍內,突然下起了暴雨,並持續90分鐘,降雨量達60多毫米。尤其令人稱奇的是,在降雨過程中,天上沒有一絲雲彩,可見滿天星斗,皓月當空。[24]

美國學者柯爾利斯主編的《奇異自然現象》一書(中譯本,上冊)中也記載了許多晴空降雨、降雪的事例。類似資料還有很多。另外,如前所述,“只靠氣柱內的水汽上升凝結並全部降落也不足以造成一場特大暴雨。以1975年8月河南林莊大暴雨為例,林莊附近當日氣柱中的可降水量為80毫米,而24小時雨量為1060毫米,後者為前者的13.3倍。又如1981年7月四川大暴雨期間,成都龍泉驛站24小時雨量314毫米,而大氣中的可降水量只不過70毫米(13日),前者為後者的4.5倍。[5]晴空暴雨,降雨量遠遠超過氣柱中的水汽這些事實,證明暴雨降雨過程中存在“造物”機制,表明在某種特定共振狀態下,真空中的場態粒子可以轉變為實物粒子,生成遠遠超過氣柱中水汽的雨水。尤其是世界歷史上各民族廣泛記載、傳說的大洪水時期,如《書·堯典》記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這樣的大洪水是必須存在“共振造物”機制的,否則,大氣層是不可能降下如此巨量的雨水的。

尤其不能用“潮溼空氣上升冷凝成雨”學說來解釋的是一些特殊的降雨現象,諸如紅雨(血雨)、黃雨、藍雨以及土雨、沙雨——天空像降雨一樣灑下大量塵土、沙子,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史籍中有大量此類記載。難道土雨、沙雨也是由地下的沙土“蒸發”上升冷凝形成的嗎?什麼樣的“潮溼空氣”能冷凝成紅雨、黃雨、藍雨呢?不!它們不過是大氣層中不同的元素粒子(等離子體)發生等離子體迴旋共振複合形成的。

科學家們在探討太陽活動對氣象的影響時發現,太陽活動影響氣象的最大困難是能量不足,即小能量擾動很難影響大能量過程的面貌。這正是由於人們只注意到由太陽輻射傳輸的電磁能量,卻沒有認識到電磁能量可以引發共振,共振的增能作用貢獻的能量可能無數倍於電磁能量本身。另外,還必須看到,太陽能量在地球空間(大氣層包括電離層、磁層等)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物質發生電離需要吸收能量,大氣中被電離的電子、離子都是吸收了太陽能量的高能態粒子,因此,電離層實際上儲存了巨大的太陽能量,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倉庫,是太陽輻射能量長期積累的結果。太陽活動產生的電磁擾動足以開啟這個能量倉庫的大門,它所產生的電離層、磁層電磁擾動足以對氣象產生重大影響。

(未完待續,接下篇)

1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超級地球的發現,是否意味著,我們距離接觸外星文明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