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光的奧秘,揭開能量波操控下的
宇宙 真相
第一節:初探光的本質
第二節:一個新的發現,能否徹底解開‘雙縫干涉’的百年謎題
第三節:光的波粒四像性
第四節:分形結構的形成原理中隱藏的‘宇宙、生命’奧秘
第五節:解開‘球狀閃電’的形成機制,揭開‘宇宙星系’的產生與演化之謎
第六節:一個全新的星系演化模型,開啟對現代‘宇宙觀’的全面挑戰
第七節:‘引力’真的存在?還是我們一直在‘指鹿為馬’
第八節:為什麼星系大多會呈現出‘盤狀’結構?
第九節:太陽系未解之謎大起底——
行星及其衛星的形成與演化
1.0行星是怎麼形成的
對於行星的形成原理與過程,雖然存在很多的理論和假說,但結論基本相同:行星,是太陽系原始星雲中的固體微粒透過引力吸積、中心坍塌形成團塊,團塊相互碰撞,最終逐漸聚整合行星。實質始終離不開‘碰撞、凝結’這一理論基礎。
對於這些理論,我認為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無法解釋行星等星球為什麼會呈現‘球狀’特徵,而能否成為球體,是一顆行星發展與演化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2、無法解釋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與外太陽系的柯伊伯帶、奧爾特星雲為什麼沒有透過‘碰撞和引力吸積’坍縮成一個‘球體’;
3、無法解釋自吸引作用如何保持一顆球體‘越往中心質量越小但壓力越大’的現象;
4、無法解釋碰撞產生的熱量為什麼經過了幾十億年的時間,地核仍然保持數千度的高溫而沒有冷卻。也許有人又會搬出‘原子輻射’的理論,但是,實踐早已證明:原子衰變產生的輻射無法將地核加熱到數千度的溫度。
5、實踐經驗也早已告訴我們:物體間的相互碰撞只會讓兩個物體‘分崩離析’並不會使兩個物體產生‘聚集’現象,如果相互碰撞能夠讓兩個物體產生‘聚集’,那麼歐洲強子對撞機就不會生成更小的‘所謂新粒子’而是生成更大的粒子。而且,如果粒子靠相互間的‘自吸引’就能形成球體,那麼整個宇宙也早就縮成了一團,就不會有空間的產生。
所以,要解釋行星及其衛星的形成原因,須首先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沒有碰撞,那麼散佈在宇宙空間的宇宙塵埃是如何聚集在一起,並形成‘球體’的;
第二個問題:行星不具備核聚變條件,行星內部的高溫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圖(9-1)
對於行星的形成原理與太陽的形成原理基本一致,都是輻射波與反射波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的是,太陽是由銀河系中心產生的輻射波與反射波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太陽系的行星,是由太陽產生的輻射波與反射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第八章節,我們談到,在銀河系的輻射波與反射波、太陽生成的輻射波與反射波以及太陽自轉機制的共同作用下,太陽系的宇宙塵埃最終形成了‘環狀’結構。所以,如上圖(9-1)所示:當太陽產生的能量在太陽赤道附近區域性爆發時,在輻射波與反射波共同產生的強大壓力下,‘塵埃環’中的固體顆粒開始出現向‘能量波交匯點’聚集的現象,並最終生成‘球體狀’行星。其作用過程與生成機制與太陽的生成過程完全相同(內容詳見第八章),所以這裡不再累述。但是,此時的行星(比如地球),雖然在固體粒子的劇烈撞擊之下擁有了一定的溫度,甚至不排除處於‘熔融’狀態,但是,由於此時的地球尚未出現‘大氣層’和‘能量泡’結構層(後期再講解它的成因),因為沒有能量罩的保護,所以,在極度寒冷的宇宙空間中,其表面溫度會急劇冷卻並凝固,並最終形成‘初始地殼’。那是不是這一層地殼甚至是厚厚的‘地幔’起到了保溫作用呢?當然不是,因為組成地球的岩石也好,金屬也好,都是熱的良導體,如果沒有外部能量的持續注入,當初因粒子碰撞產生的那點能量根本維持不了幾年,更不要說數十億年之久了。
2.0行星的演化
圖(9-2)
前文曾提到:能否形成‘球型’是行星發展與演化的最基本要素。為什麼呢?因為,球形體是一個天然的‘能量收集器’。如上圖(9-2)所示,當來自太陽以及宇宙空間的輻射波、反射波遇到‘球狀體’時,就會因為折射效應在這個球狀體的中心產生聚集,從而持續對這個球體狀的中心進行加熱。這就是地球等球狀體行星其核心溫度數十億年持續存在以及高達數千度的根本原因(這一原理與凸透鏡對光的匯聚原理並無二致)。維持這一溫度的能量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距離太陽較近的行星,比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其能量的主要來源是太陽產生的輻射能量;而距離太陽較遠的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外太陽系行星,其能量的主要來源是來自銀河系中心產生的輻射能量,也就是在外圍一直維繫著太陽系內外壓力平衡的那股能量波和反射波。這就是為什麼冥王星等外太陽系行星雖然遠離太陽(因距離太遠,能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太低,按照理論計算其核心溫度應該很低),但是,其核心溫度仍然高達數千度的原因。
隨著地球等行星核心溫度的不斷升高,在核心集聚的能量開始向球狀體的外部空間擴散,於是,這個球狀體就進入了像太陽一樣的‘能量輻射’階段。至此,這個球狀體也就變成了一個‘不發光的小太陽’。其後期的發展與演化就和太陽一樣了:輻射波在向外部空間擴散的同時,推動外部空間的‘暗物質粒子和宇宙塵埃’隨之向外擴散,並形成‘環狀’結構層(這就是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星環’的生成原因之一,與太陽系小行星帶和柯依柏帶的形成原理完全相同)。輻射波在擴散過程中產生的‘反射波’在重新返回地到地球等球狀體星球后,又會繼續推動地球維持自轉併產生磁場,同時,強大的壓力又迫使處於熔融狀態的核心層出現‘物質密度分層’。星球內部物質密度分層的出現,又導致向外擴散的能量泡出現多層結構。能量泡出現分層後,因能量密度由地球核心向外圍的層狀遞減,進而產生向心的壓力效應,也就是現代科技稱之的‘重力場’。由於這一原理與前幾章講到的太陽系的生成與演化原理和過程完全一致,所以,在這裡我就不再累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新增關注翻閱前幾節的內容。
那麼行星形成後又是如何發展與演化的?行星的衛星(比如月球)又是怎麼產生的,難道真是其他行星與主星碰撞後分離出來的?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又不得不再返回到太陽系的初級演化階段。
3.0月球的生成與演化
前文我們分析了地球等行星的生成與演化過程。地球等太陽系行星是太陽區域性爆發產生的輻射波與反射波,對太陽系塵埃環共同作用的結果。可想而知,太陽能量釋放的區域性爆發在幾十億年內不可能只發生過一次,而且根據科研觀測,這種區域性性的爆發不是一個偶發性的事件,事至今日,這種區域性爆發仍時有發生,這種現象就是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太陽耀斑’現象;同時這種區域性爆發也不會只發生在一個方向。這樣一來,在一個塵埃環上就有可能生成很多的球狀體,如(9-1)圖所示:眾多的球狀體呈‘鏈狀結構’在一條軌道上一字排開。
這種現象在目前的宇宙觀測中有沒有發現?答案是肯定的。
一種是:目前在銀河系中觀測到的‘恆星鏈’現象,一種恆星的同軌道近距離集聚現象;另一種經我提示大家就能想到:當從太陽系外圍的某一特定角度去觀測這時的太陽會看到什麼現象?太陽有規律的忽明忽暗。像什麼?沒錯,目前在宇宙實際觀測中看到的‘戴森球’現象!也就是說,目前在宇宙中觀測到的‘戴森球’其實只是這顆恆星處於初始演化的一個階段,與所謂的高等文明對太陽能的利用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那我只能說‘因為那個星球上住的不是地球的科學家!’。以太陽系為例,我們先不談建造一個足以圍繞太陽的‘太陽能量收集站’可能對整個恆星系的系統平衡帶來的嚴重干擾,甚至是摧毀。僅僅需要的原材料把太陽系的行星全部用上都未必夠!更何況,一個能夠建造如此龐大工程的外星文明,早已解決了能源問題,也早已清楚‘能量遍佈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一基本事實,又何必透過這種原始的方法來獲取能量!
既然在同一軌道上生成了那麼多的球狀體,為什麼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的軌道上沒有發現其他行星並行的現象,其它的同軌道行星都去了哪裡?答案是:要麼被現有行星俘獲後合併成了一個星球,要麼成為了它們的現有衛星。
圖(9-3)
接下來我們就以‘地—月’系統的形成為例(上圖9-3),來分析一下太陽系行星及其衛星的發展演化過程。
在解讀這一過程之前,我們還得重溫一下:Ek=1/2mc∧2 這個動能轉化公式。根據這一公式我們得知:在動能一定的情況下,質量越大的物體獲得的運動速度越大。然而對於在同一軌道執行的所有行星,我們可以看作它們獲得的動能相同,因此,就會出現一個現象,質量越大的球狀體運動速度越小,反之質量越小的球狀體的運動速度越大。於是一場行星間相互追逐、兼併的大戲就在太陽系的各大行星軌道上接開了序幕。
第一階段:宇宙塵埃、微粒與團塊的軌道清理。在這一階段,位於球狀體後面的宇宙塵埃、微粒和團塊,由於軌道執行速度始終大於其前面的球狀體的速度,所以,當後者追上前者並高速闖入前者‘重力場’勢力範圍後,就會被這個球狀體的重力場俘獲並墜入這顆球狀體表面而產生兼併。
第二階段:大魚吃小魚。這一階段小的球狀體因速度始終大於其前面較大的球狀體,所以當兩者相遇後,小的球狀體就會闖入較大球狀體的重力場範圍並最終撞向較大的球狀體而發生兼併。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我前面曾提到:物體間的碰撞只會導致相互間的‘分崩離析’,不會帶來物體間的融合,為什麼在這裡又說兩個球狀體發生碰撞後會發生合併,這不是自相矛盾嗎?答案是:並不矛盾!因為這時的合併只發生在兩種情況之下:
第一種是,非球狀的顆粒、塵埃和團塊衝入球狀體的重力場發生碰撞,此時,雖然碰撞會產生一定量的碎屑和團塊,但是這些碎屑和團塊在撞擊中產生的動能有限,因此很難再次衝出球狀體的重力場範圍,所以大多數仍會在重力場的影響下緩慢降落到這個球狀體的表面。除此以外,也會有一部分漂浮在重力場中,成為該行星的‘行星環’,這就是‘行星環’的第二種形成途徑;
第二種情況是,較小的球狀體之間的融合與兼併,這兩種球狀體由於體積不太大,所以在軌道上的運動速度和相對速度都不會太大,同時由於兩者的體積都不太大,因此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也不太大,所以核心溫度也不會太高。而較低的核心溫度又導致了它們自身的‘能量泡(重力場區域)’較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較為溫和的碰撞很容易讓兩者衝破對方的‘能量勢壘’而發生合併。同時,較為溫和的碰撞過程中產生的‘碎屑’因獲得的動能有限,所以也很難衝出雙方的重力場束縛並最終落回其雙方共同形成的新球體表面。總而言之,這時的碰撞只所以沒有導致物體間的‘分崩離析’,其主要原因就是宇宙塵埃在聚集時形成了‘球狀體’,而球狀體與生俱來的能量聚集效應加熱了這個球狀體核心,高溫的核心對外進行能量釋放的過程中又形成了一層層包裹著該球狀體的‘能量泡’(下一間重點講解該內容),在能量泡的內部又因為輻射波的發散與反射波的聚攏造成了能量密度由中心向外圍的不斷遞減,這種現象的存在,最終導致了一切進入該能量泡區域的物體都會產生一個向心運動的趨勢——即重力場效應。
第三階段:‘地—月’系統的形成。
在目前地球的執行軌道上,經過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行星大融合之後,軌道上就只剩下了地球和月球兩個體積龐大的行星,同樣作為太陽系行星,這時的月球和地球是執行在同一個軌道上的。但是,由於兩者質量差的存在,所以在軌道上的執行‘線速度’就會有所差別,月球的執行速度始終會大於地球,最終月球會追上地球並會闖入地球的重力場範圍,接著在地球的重力場範圍獲得向地球墜落的移動趨勢。那為什麼月球最終沒有墜向地球並與地球發生合併呢?
原子與原子之間的‘吸引力效應和斥力效應’是怎麼發生的?
月球之所以沒有與地球發生碰撞與合併,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月球與地球之間的相對速度有限,所以月球沒有足夠的動能來衝破地球因能量輻射所產生的‘能量勢壘’。同時還是由於相對速度有限,所以當兩顆球狀體相遇時,較小的球狀體與較大的球狀體如果存在自轉方向相反時,較小的球狀體就會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自轉方向以保持與較大球狀體的能量場相協調(這時的能量場可以理解為‘磁場’,兩者相遇後的方向調整理解為兩塊磁鐵相遇時的方位轉動)。這時的最直觀表現就是月球的自轉軸出現相應的偏轉。如果這時闖入‘地球’重力場空間的‘月球’的速度太大時會發生什麼情況?答案是,還沒來得及調整自身的自轉方向和能量場旋轉方向就被徹底撕碎。最終要麼變成‘碎片’墜向地球,要麼懸停留在地球的重力場中變成‘星環’。這就是土星等行星的‘星環’形成的第三種途徑。
第二點,月球與地球都是‘球狀體’,所以都吸收了太陽的能量而產生了足夠強大的‘重力場’,且兩個球體的重力場向外延伸的範圍足夠大。所以兩個球狀體在發生碰撞前,它們的重力場首先發生接觸,雙方的重力場發生接觸後,首先衝入地球重力場的‘月球’在地球重力場的外部壓力影響下就會加速衝向地球,然後隨著兩者距離的不斷減小,地球也就進入了月球的重力場,此時處於月球重力場的‘地球’同樣受到月球重力場外部的壓力影響也會加速衝向月球。這時從外部來看,兩者彷彿在‘相互吸引’。哪為什麼這股強大的‘吸引效應’沒有讓兩個球狀體產生碰撞呢?
這還要從星球的重力場生成說起。在前面的章節我曾解讀過星球重力場的生成原因,一個星球之所以會產生重力場,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這顆星球產生的輻射波(圖9-3中青色箭頭)在向外擴散的過程中呈‘中心發散’狀態,所以當一個物體由這個星球的中心點向外運動時,距離中心點越遠,接收到的能量密度就會越低,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就會處於減速狀態,此時對於這個物體來講相當於受到了一個指向球體中心的反向作用力,加速度方向指向球體中心;另一個是輻射波經重力場邊界層生成的‘反射波’(圖9-3中央紅色箭頭),在返回到星球方向時呈‘向星球中心點匯聚’的狀態,所以當一個物體由這個星球外圍向其靠近時,距離中心點越近,接收到能量密度就會越大,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就會處於加速狀態,此時對於這個物體來講相當於受到了一個指向球體中心的作用力,加速度方向也指向球體中心。這就是一顆星球周圍存在‘重力場’的根據本原因。但是,當月球與地球的重力場發生交叉後,又會如上圖(9-3)所示:這時地球發出的輻射波還未到達應該到達的‘重力場邊界層’就被月球的‘重力場邊界層’給反射了回去。同時,對於地球而言,之所以有重力場的存在,是因為生成的反射波呈‘中心匯聚’狀態,但是,由於月球的重力場邊界層與地球的重力場邊界層‘弧向’相反,所以此時生成的反射波反向地球方向卻變成了‘散射波’,這個散射波與地球釋放的輻射波均呈散射狀態,且方向相反,於是在地球一側的重力場開始被減弱,當兩個球狀體的重力場接觸區域達到一定的面積極限時,地球對月球的重力場效應就會徹底消失。但是,地球產生的輻射波仍然存在,且繼續呈向外運動的趨勢,所以這時地球對月球的作用力就變成了‘斥力’。同理,月球對地球的重力場也會在雙方重力場的接觸中逐漸消失並轉化為月球對地球的‘排斥’效應。至此,兩個星球之間的作用力也就變成了排斥力。這一過程及原理同樣是:原子之間隨著距離的變化表現出‘相互吸引’與‘相互排斥’效應的根本原因。
最後,在相互間斥力作用的影響下,兩個球體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就會減小直至相對運動速度為零。但是,由於雙方的重力場在接觸之前擁有一定的相對運動初速度,所以當月球與地球的相對速度變成零時,月球所處的位置就不會處於目前的位置,而是越過雙方的‘受力平衡線’,所以月球闖入地球后,從地球的視角來看,月球還會有一個與地球距離的遠離和擺動期,擺動期過後月球才靜止在雙方受力的平衡線上,變成地球的一顆衛星,並在地球生成的能量渦旋的推動下開始圍繞地球公轉。至此,地—月系統正式形成。
但是,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同時處於同一軌道的所有行星及處於不同軌道的八大行星都不可能是同時產生的,這一過程甚至可能會長達數億年之久,直至所處軌道上的宇宙塵埃、團塊密度減小到一定的數量才逐漸停止。因為太陽不可能同時向各個方向同時爆發強輻射,除非太陽突然爆炸時才會發生這種現象。因此,在太陽系內測定出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存在‘年代差’完全屬於正常現象。
4.0史前大洪水是怎麼出現的?
當解讀完地月系統的形成過程後,我突然想起以前曾閱過一篇文章,其中談到,在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一場幾乎毀滅了整個人類的‘史前大洪水’,這場大洪水似乎與月球的突然到來(地月系統的形成)有關。所以,我試著查閱了一些關於那場史前大洪水的相關資料,並結合地月系統的形成過程談一下我對月球的出現與那場大洪水之間關係的一點見解。
第一點,大洪水在史前時期確有發生,這一點已無用質疑,因為歷史學家、地質學家、考古學家都已經找到了確切的證據。
第二點,如果那場史前大洪水確實是由月球的突然出現造成的,那麼在地月系統的形成中需要加入一個因素:在雙方合併之前月球有‘星環’,且該星環的成份與目前土星‘星環’的成份基本相同——都是由大量的冰塊和岩石類團塊組成。
接下來,就讓我們踏著地月系統形成時的軌跡,分析一下會發生哪些現象,與古代傳說與文獻記載是否一致。
地—月系統形成第一步:月球出現
首先,在地月系統形成前,地球的天空中肯定沒有月亮的身影。
史料記載:芬蘭的故事詩《卡列瓦拉》和南美洲的許多傳說:在大洪水之前地球上空不存在月亮。瑪雅人在其始於洪水前的《編年史》史中對月亮隻字未提,其事出絕非偶然。非洲南部的布休曼族的傳說也證實在洪水前的夜空中看不到月亮。希臘南部曾有過一個阿爾卡狄亞人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傳說月亮是洪水後才出現的,洪水發生時夜空中還看不到月亮。公元前三世紀,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第一館長,羅德斯在整理抄寫一些古詩手稿和抄本時也寫道:“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地—月系統形成第二步:星環首先抵達地球上空
月球及其‘星環’進入地球大氣層。因月球闖入時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會對地球的大氣層造成急劇壓縮併產生‘轟鳴聲’,巨大的行星環會遮蔽太陽。
民間傳說: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中間,也代代耳口相傳大洪水事件:某一天,天地發出了轟鳴一般的可怕聲音。所有的東西都被黑暗包圍了,……。
地—月系統形成第三步:月球抵近
月球與地球間的‘重力效應’轉變為‘斥力效應’前繼續向地球靠近,直至兩者間的相對速度變成零。這時從地球上來看,會有一個巨大的球狀體從天而降,並且在與地球大氣層的劇烈摩擦中閃閃發光,變成一個大火球。
史料記載:墨西哥的古文書《奇馬爾波波卡繪圖文字書》中說:“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內所有的人都滅絕了,……。
民間傳說:一顆碩大的火球從天空墜下,越來越大,遮天蔽日。那劇烈的溫度讓人無法呼吸,人們紛紛逃竄。無數生靈在這一瞬間灰飛煙滅。
地—月系統形成第四步:星環開始燃燒、融化
行星環在月球自轉和地球自轉的共同作用下與地球的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至使冰塊融化、岩石燃燒。冰塊融化後生成的水會從天空傾瀉而下,淹沒陸地,岩石在環狀行星帶上燃燒會在天空形成‘條狀’燃燒帶,彷彿天空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同時,融化的冰塊與宇宙塵埃、燃燒的岩石混雜在一起,會形成‘黑色的泥石雨’。如此巨量的岩石燃燒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從而造成地球氧氣含量的急劇減少。
史料記載:墨西哥的古文書《奇馬爾波波卡繪圖文字書》……岩石覆蓋了全部地面,發出可怕聲音沸騰著,紅色的山在天空飛舞著……”。
瓜地馬拉地區的印第安人基奇埃族有一種名叫《波波爾.烏弗》的古文書,書中說:“發生了洪水……周圍變得一片漆黑,開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傾盆大雨晝夜不停地下……。
《淮南子·覽冥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為什麼會出現女媧補天的故事?只有人們認為天裂開了才需‘補天’。由空氣組成的天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被認為裂開了口子,只有天空中出現‘帶狀(行星環的側視效果)’燃燒的現象)。
民間傳說:那個所謂的"天",彷彿裂開了一道大口子,熾熱的岩漿伴隨傾盆大雨從那個大口子中噴湧而出。
科考: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伯納教授等研究人員分析化石琥珀裡的氣泡後認為,在此次人類文明史之前的氧氣含量曾高達30%以上,如今則只有21%,也就是遠古時期人們呼吸的空氣中,氧氣含量比今天要高約50%!
地—月系統形成第五步:月球調整身姿以便與地球磁場相協調
月球與地球相互靠近後,由於兩個球體磁場間的相互作用,會導致地軸發生臨時性偏轉。這種現象與兩塊磁鐵相互靠近產生的傾斜、翻轉原理基本一致。
史料記載:《列子·湯問》 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譯文: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這裡移動;地向東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塵埃都在這裡彙集。
有三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地軸的傾斜。
第一種情況:地球在軌道中的位置發生突變。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執行過程中會隨著位置的變化不斷調整地軸的傾斜度,正因為如此,地球上才會出現四季的不斷變化。但是,目前從各個方面獲得的資訊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而且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地球也不可能發生‘日行數億公里’,一夜之間從‘春分點’跑到‘秋分點’。如果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就不是天降隕石和水了,而是在巨大慣性力的作用下,地面上的一切瞬間飛入太空。
第二種情況:太空隕石撞擊造成了地軸的突然傾斜。能把地軸撞斜,需要多大的隕石,多大的衝擊力不得而知,但至少要比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大無數倍。如此巨大的撞擊足以完全、徹底地摧毀整個地球的一切生命和生態系統。更何況在歷史學家、地質學家的考證中也沒有發現大洪水期間有巨大隕石撞擊地球的直接證據。
第三種情況:有一顆球狀星體曾靠近過地球。為什麼球狀星體的靠近會導致地軸的傾斜。這就要談一談造成地球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自轉軸傾斜的原因。根據目前有理論,地球的自轉軸傾斜是一顆叫‘忒亞’的行星撞出來的,那我不僅要問,水星、金軸、土星、木星、火星、天王星等七大行星的自轉軸傾斜又是誰撞出來的?!而且,在對整個太陽系形成過程的解讀中我發現了兩個現象:
1、由於球狀星體的‘重力場效應’,兩顆球狀星體要發生碰撞與融合還是比較困難的,首先雙方的相對速度要足夠大才行。因為在雙方的接觸過程中並非是‘距離越近引力越大’,而是隨著距離的不斷減小,兩者間的所謂引力(實質是一種重力場效應在起作用)會變成一種斥力效應,這種作用力的轉化與原子間引力與斥力隨距離的轉化完全相同,即目前科學體系發現的‘原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斥力減小的快;原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隨距離的減小而增大,斥力增加的快’。也正是這種重力場效應的存在,要想讓兩個原子發生核聚變必須對其施以高溫和高壓,否則很難讓兩者相互靠近更不要說發生碰撞了。
2、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傾斜與行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有關(如圖9-4所示)。因為太陽與八大行星都帶有磁場(一種能量波在旋轉過程中形成的‘渦旋’)。
圖(9-4)
看完上面這張圖(9-4)你會發現,地球在太陽系的執行過程中,地球的磁軸與太陽的磁軸一直處於平行狀態,也就是說地球上四季的變化是由地球的磁軸與太陽的磁軸所決定。而地球的傾角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以及它在生成時與行星軌道線的偏離度所決定的。其它行星的傾斜也是遵循了這一原理(具體內容後文章再做詳解),與碰撞沒有任何關係。
結論:如果史前大洪水期間地軸真的如史料中記載的那樣發生過傾斜,則基本可以斷定,當時有一顆擁有磁場的‘球狀星體’靠近過地球,而嫌犯為‘月球’的可能性極大!
地—月系統形成第六步:
隨著地球與月球之間距離的不斷減小,斥力逐漸增大,所以月球又被重新推離近地軌道,並在目前的軌道上穩定了下來。而它的‘星環’全部都變成了水和岩石留在了地球上。
《淮南子·覽冥訓》: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證明大洪水結束後,塌下來的天又升了上去(古人認為是用四個柱子又支撐了起來)。同時古人之所以認為‘天圓、地方’也許正是因為他們確實看到過一個巨大的圓形天空(月球)掉落了下來。
關於大洪水發生時的其他現象:
據所有傳說與史料記載,這場大洪水還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阿馬利群島的印第安人的傳說,在大洪水期間天上降水時,也有不少山體岩層隨之從空中降落,以至在地面形成了不少的山峰和丘陵。這說明岩石是從離地球不高的天空降落下來的,而且速度不高,否則就不會堆成山峰和丘陵,而是砸出無數的‘巨大隕石坑’。同時,一顆隕石在闖入地球的重力場後,由於不像球狀體那樣會有一個‘引力現象’變‘斥力’的過程,所以要想在大氣層中低速下降,就必須有一個反向作用力在‘拉拽’,這個反向作用力就是‘月球的重力場’所施加的並且力的方向就指向天空中的月球。
2、水是從天空降落下來的;3、大雨持續了約40個晝夜;4、這場引發大洪水的空中降雨是全球性且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如圖(9-5)所示,要滿足以上條件,也只有月球攜帶‘行星環’與地球近距離接觸,在各自自轉且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月球的‘行星環’持續與地球的空氣產生摩擦才會出現這種遍佈全球恐怖天象。否則任何天文現象都很難呈現出這一景象。
圖(9-5)
警 示:如果那場幾乎毀滅了人類的史前大洪水真的就是‘月亮惹的禍’,那麼,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可能也並非來自外太陽系的小行星帶,因為一顆來自外太陽系的隕石要想擊中地球,其難度遠高於‘用飛鏢擊中一隻在十米開外飛行的蚊子’。而與地球同軌道飛行的隕石,當它和地球的重力場相遇後被地球重力場拉向地球的機率則會高達90%以上,畢竟地球與月球正是透過這種手段——俘獲同軌道隕石衛星,發展壯大起來的。所以重點監控地球軌道上仍然殘存的隕石團塊比監測軌道外的小行星更為重要和迫切!正所謂‘藏在身邊的敵人才是最可怕最具威脅的!’
該部分內容僅僅是個人的一種推測,僅供民間愛好者交流之用,不喜勿噴。
下一節:‘能量泡’包裹下的星系及宇宙;太陽系八大行星為什麼都斜著自轉和公轉;行星的軌道為什麼會呈‘橢圓’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