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火星已經進行了四十年的探索,許多證據顯示這顆紅色的星球也曾是一顆環境適宜的世界,表面也與地球一樣遍佈了海洋和湖泊,只是這一切在火星的磁場突然消失之後就改變了,包括水和大氣層慢慢地被太陽風颳進了宇宙中,這顆星球也就變成了現在人們看到的樣子,不過科學家還是根據火星現在的地貌模擬了有海洋的樣子,看起來確實就是一顆有生命的行星。
雖然科學界把火星稱為沙漠型星球,但多年的探測發現在這顆星球上依然有水存在,2008年登陸火星的鳳凰號探測器在著陸區域挖了一個澆坑就發現了固態水,這個驚喜發現證實了在火星的地表以下存在大量的水,如果人類要在火星建立基地就不用擔心水源的問題,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軌道衛星在火星兩極也發現了大量的冰,於是就是有科學家提出融化兩極的冰蓋來改造火星環境的建議。
當然融化火星冰蓋的建議只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要知道火星沒有磁場連自身的大氣層也保不住,表面的水就是跟隨大氣慢慢揮發到了太空中,現在火星的表面氣壓只相當於地球的1%,致命的宇宙輻射和紫外線直接照射在火星表面,這讓火星地表的環境對人類來說是極不友好的,不過科學家提出了如何改造火星的一個方案——釋放溫室氣體重造大氣層,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後火星是可以恢復生態的。
根據探測器收集到的資料顯示火星的土壤中就儲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由於火星在冬季時足以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凍結在土壤中,探測器在太空中拍到了火星土壤中的乾冰情況,許多地區凝結的乾冰以網狀結構在火星地表上蔓延,即便在每年夏季來臨時也只會融化一部分,當然這點乾冰即使全部融化也不足以對火星環境產生影響。
火星上溫室氣體最多的地方就在兩極區域,這些地區雖然看起來與地球的兩極相似,但其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的乾冰組成,不過科學家計算出即便釋放火星上所有的二氧化碳也只能讓火星大氣恢復到地球的10%左右,而且火星的大氣層依然不斷地流失到太空中,其主要原因還是引力太小和缺少磁場的原因無法留住大氣層,但火星是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環境的行星,而且許多證據表明這顆行星曾經的環境甚至比地球還要舒適。
現在科學家指出改造火星的最佳方案還是建造生態基地,在火星表面用玻璃打造與外界隔絕的環境,大量種植能忍耐極端環境的耐旱植物來慢慢改變火星的大氣環境,火星雖然獲得的太陽熱能比地球少,但獲得太Sunny照的時間與地球是完全相同的,目前NASA制定2028年的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就是把登陸艙改造成首個人類居住地,專家認為目前的科技至少需要1000年才能把火星改造成宜居環境,或許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個時間會縮短為數百年。
科學家之所以想要尋找第二個宜居星球的原因,是為了預防地球環境的突變,科學家計算出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那種隕石大約每隔十萬年就會遭遇一次,很難想象人類能夠在這種毀滅性的災難中存活下來,雖然科學家通過太空望遠鏡已經發現了多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但這些宜居星球的距離至少都在數光年之外,對於目前的科技來說幾乎都是一個無法到達的。
可以說地球是人類目前唯一能生存的行星,保護好地球的環境遠比去改造火星更來得容易,只是目前來說誰願意成為首批去改造火星的居民呢?